[發明專利]一種基于ArcGIS的存量溫室土壤狀況專題圖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107310.2 | 申請日: | 2019-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283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T11/00 | 分類號: | G06T11/00;G06T5/00;G09B29/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 地址: | 2627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arcgis 存量 溫室 土壤 狀況 專題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ArcGIS的存量溫室土壤狀況專題圖制作方法,首先衛星遙感影像圖的幾何校正;然后繪制存量溫室大棚的點狀矢量圖與面狀矢量圖;建立存量溫室土壤狀況專題圖的時態屬性數據庫;錄入存量溫室土壤狀況專題圖的時態屬性;最后繪制基于ArcGIS的存量溫室土壤狀況專題圖。本發明利用ArcGIS軟件實現了存量溫室土壤狀況的實時查詢與空間定位服務,對掌握溫室土壤狀況、開展特色農業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有助于解決“三農”問題,并對促進農業的增產、增收,推進農業智能化進程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測繪學、農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土壤狀況專題圖制作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基于ArcGIS的存量溫室土壤狀況專題圖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在應用溫室方面,我國在發展中國家處于領先水平。日光溫室的特點是采用人工措施改變局部生態環境,為作物生長提供最適宜的光照、水、溫度、濕度和肥料等環境條件來提高作物產量。這種土地集約利用方式,不僅豐富了城鄉居民的菜籃子,也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使溫室大棚在近年來成為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許多地區應用廣泛。
溫室大棚的土壤環境與露地土壤有很大差別,大棚內常年處于半封閉的狀態,濕度大,肥料投入量多,土壤經常處于濕潤狀態,水分蒸發量大,并缺少雨水的淋溶。土壤經作物栽培幾年以后,其理化性狀與微生物組成均發生顯著變化。并且,土壤高度熟化、管理不當還會出現連作障礙,造成蔬菜產量降低、品質下降。此外,在溫室大棚的作物生產中,部分農戶施用的有機肥質量偏低,有些未經腐熟,含有許多對蔬菜或人體有害的病原菌和害蟲,污染了土壤,降低了溫室大棚的經濟效益。因此,溫室土壤狀況是決定栽培作物持續高產、高效和優質的關鍵性因素,已受到國內外有關學者的高度重視。
目前,國內外多家單位已相繼開展了溫室土壤狀況與棚齡、施肥、用藥水平等因素的相關性影響研究,但是針對溫室土壤狀況與空間位置的相關性研究較少,且存在尺度大、統計數據不完善、直觀性差等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ArcGIS的存量溫室土壤狀況專題圖制作方法。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ArcGIS的存量溫室土壤狀況專題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衛星遙感影像圖的幾何校正;
步驟2:繪制存量溫室大棚的點狀矢量圖與面狀矢量圖;
步驟3:建立存量溫室土壤狀況專題圖的時態屬性數據庫;
步驟4:錄入存量溫室土壤狀況專題圖的時態屬性;
步驟5:繪制基于ArcGIS的存量溫室土壤狀況專題圖。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2:本發明實施例的存量溫室面狀矢量圖的屬性賦值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和實施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實施示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請見圖1和圖2,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ArcGIS的存量溫室土壤狀況專題圖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衛星遙感影像圖的幾何校正;
本實施例中,步驟1的具體實現包括以下子步驟:
步驟1.1:根據存量溫室的分布范圍,按照點位分布均勻、點位坐標易采集、點位實際位置與衛星遙感影像匹配度高的要求,選取適量的控制點作為衛星遙感影像的校正點
步驟1.2:利用GPS RTK接收機進行控制點坐標數據的實地采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科技學院,未經濰坊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0731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容器處理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智能烘干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