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區冷卻裝置及基于分區冷卻的活塞強度提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03691.7 | 申請日: | 2019-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711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宇;李亞軍;朱昌吉;高騰麟;曲大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1P3/08 | 分類號: | F01P3/08;F01P3/06;F01P3/18;F01M1/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王前程;王家培 |
| 地址: | 130025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區 冷卻 裝置 基于 活塞 強度 提升 方法 | ||
本發明適用于發動機活塞維護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分區冷卻裝置及基于分區冷卻的活塞強度提升方法。一種分區冷卻裝置,包括:換熱機構,設置在冷卻主體上,用于通過冷卻介質并降低冷卻主體的溫度;機油循環機構,設置在冷卻主體上,用于向冷卻主體循環噴注經過冷卻的機油以潤滑冷卻主體;以及水冷循環機構,連通設置在換熱機構兩端并形成循環,用于對通過的冷卻介質降溫,并驅動冷卻介質循環通過換熱機構;所述水冷循環機構還通過可限制方式連通設置在機油循環結構外,用于通過換熱方式調控機油循環機構溫度。在負荷工作情況下,解除水冷循環結構的限制可以對機油循環機構進行換熱冷卻,從而保證用于油冷的機油循環機構運行的有效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發動機活塞維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區冷卻裝置及基于分區冷卻的活塞強度提升方法。
背景技術
柴油機活塞在工作時不斷的從燃燒系統吸收熱量,活塞過熱,就將引起過大膨脹及潤滑油的碳化,滑動面粘著和燒損,頭部松弛和燒壞,如果要保持活塞有較高的強度,滿足柴油機的使用要求,必須將活塞吸收的熱量及時地傳走,通常情況下,活塞吸收的熱量是通過活塞環、活塞裙部和活塞內腔頂傳遞。但對于高強化柴油機活塞,僅靠這些方式已不能滿足冷卻活塞的要求。
現有技術中,采用強制噴油冷卻和水冷卻,通常雖然采用水冷卻具有吸收大量熱量的能力,但是它也存在著漏水污染曲軸箱的風險,如果冷卻水沒有得到合適處理和維護,則存在結垢和腐蝕的風險,因此油冷方式在發動機活塞中的應用是較為安全有效的。
但是在現有技術中,油冷過程中,油冷結構在正常運行時可以保證散熱效果,但是在負荷運行時,沒有及時的調整就會造成油冷系統失效,進而影響到活塞的維護。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分區冷卻裝置,旨在解決活塞負荷運行時油冷系統的散熱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分區冷卻裝置,包括:
換熱機構,設置在冷卻主體上,用于通過冷卻介質并降低冷卻主體的溫度;
機油循環機構,設置在冷卻主體上,用于向冷卻主體循環噴注經過冷卻的機油以潤滑冷卻主體;以及
水冷循環機構,連通設置在換熱機構兩端并形成循環,用于對通過的冷卻介質降溫,并驅動冷卻介質循環通過換熱機構;
所述水冷循環機構還通過可限制方式連通設置在機油循環結構外,用于通過換熱方式調控機油循環機構溫度。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水冷循環機構包括:
主冷卻結構,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連通換熱機構的兩端,用于對通過的冷卻介質降溫,并驅動冷卻介質循環通過換熱機構;
副冷卻結構,輸入端和主冷卻結構的輸入端連通,用于冷卻介質分流,并輔助主冷卻結構對冷卻介質降溫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副冷卻結構的輸出端通過設有閥門結構限制通過機油循環機構,并連通主冷卻結構的輸出端,用于控制輔助機油散熱冷卻。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機油循環機構包括:
機油冷卻結構,用于驅動機油循環,并將通過的機油冷卻;
機油循環管道結構,機油循環管道結構連通所述機油冷卻結構形成循環,用于機油噴注和回收。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所述機油循環管道結構包括:
出油組件,連通機油冷卻結構的輸出端,且遠離機油冷卻結構的一端和冷卻主體相對,用于將冷卻后的機油噴注到冷卻主體上;
進油組件,設置在冷卻主體上,且一端和機油冷卻結構的輸入端連通,用于將出油組件噴注的機油回收并輸送到機油冷卻結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0369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燃油汽車用尾氣噪音處理裝置
- 下一篇:智能海水冷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