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電磁干擾的海管腐蝕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911103676.2 | 申請日: | 2019-11-13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241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發明(設計)人: | 宋大雷;李琳;麻怡凱;時文昌;張沐祺;高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G01N27/00;G01C3/02;B63C11/52 |
代理公司: | 青島智地領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地址: | 2661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磁 干擾 腐蝕 檢測 裝置 方法 | ||
1.一種無電磁干擾的海管腐蝕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由可變形狀機器人、探頭檢測裝置和抓取固定裝置組成,所述探頭檢測裝置一側與可變形狀機器人連接,另一側與抓取固定裝置連接,所述可變形狀機器人搭載有電源箱、運動機構、傳感器和主控制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變形狀機器人上設置有水深傳感器,所述探頭檢測裝置由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部的探頭檢測組件組成,所述探頭檢測組件包括檢測桿、滑桿、紅外發射傳感器、卡位機構、檢測探頭傳感器和紅外線接收傳感器,所述檢測桿設置在殼體內側中部,一端連接檢測探頭傳感器,另一端依次穿過安裝架和緊鎖頭與推進器連接,所述緊鎖頭將推進器鎖緊在檢測桿上,所述安裝架上設有水深傳感器、紅外發射傳感器和兩個滑桿導孔,所述兩個滑桿導孔對稱設置在安裝架兩端,所述滑桿穿過滑桿導孔對稱設置在檢測桿兩側,所述滑桿兩端通過滑桿固定座固定在殼體上,在殼體內部上下端分別設置一個紅外接收傳感器,所述卡位機構固定在殼體頂部,當推進器帶動檢測桿到達殼體頂部時,卡位機構將推進器的位置卡止,所述殼體頂部與檢測桿接觸位置設置阻尼刷,所述抓取固定裝置采用液壓驅動;所述卡位機構由卡位電機、固定底座和卡位環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電磁干擾的海管腐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上設置有多個排水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電磁干擾的海管腐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進器外殼為塑性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電磁干擾的海管腐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頭檢測組件上設置有配重塊和浮力塊。
5.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電磁干擾的海管腐蝕檢測裝置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控制可變形狀機器人帶動檢測裝置豎直運動到待檢測的海管附近,張開可變形狀機器人前方的攏爪輪將海管環攏;
(2)進行抱管動作,電腦給出抱管指令后,可變形狀機器人的液壓系統會啟動,抓取固定裝置的液壓動力泵會驅動夾持部同時向中心驅動,直到夾持部的接觸面將海管表面包裹,牢牢夾住海管,液壓動力泵內部的壓力傳感器會實時檢測壓力值,達到預定壓力值時,抓取固定裝置會自動停止動作并穩定自鎖;
(3)可變形狀機器人穩定在海管上,收到檢測指令后進行檢測動作,檢測桿底部的推進器工作并帶動檢測桿上升至最高點;
(5)通過紅外接收傳感器和水深傳感器的實時檢測,判斷檢測桿位置,當上升到最高點時,檢測裝置上端的卡位機構動作將推進器暫時卡住,并穩定幾秒鐘待水流穩定;
(6)穩定后,打開卡位機構,檢測桿依據在水中自身的重力以及受到阻尼刷的阻尼作用,慢慢順著海管勻速下滑,檢測桿頂部的檢測探頭傳感器收集海管的電位和酸堿值信息;
(7)檢測桿降回到原點后,此時抓取固定裝置會受到反向液壓驅動,慢慢脫離海管,完成一個檢測周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0367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