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OFDM放大轉發協作中繼的無線攜能通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03657.X | 申請日: | 2019-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087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鑫;劉雪瑩;劉玉濤;張雪研;趙楠;鄒德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L5/00 | 分類號: | H04L5/00;H04B7/155;H04W72/04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曉亮;潘迅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ofdm 放大 轉發 協作 中繼 無線 通信 方法 | ||
1.一種基于OFDM放大轉發協作中繼的無線攜能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線攜能通信方法基于中繼放大轉發系統模型實現,放大轉發系統模型包括一個源節點S、一個中繼節點R、源節點的目的節點D1以及中繼節點的目的節點D2;整體無線攜能通信過程包括兩個時隙,在第一個時隙中,源節點S向外廣播信息;中繼R將一部分子載波用于信息解碼,另一部分子載波用于能量采集,目的節點D1接收到源節點S直接傳輸的信息;在第二時隙,首先進行子載波的配對,中繼節點R利用第一時隙收集的能量以及配好對的子載波將源節點S的信息轉發到目的節點D1,同時中繼節點R也利用剩余部分子載波傳輸自身的信息到自己的目的節點D2;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時隙:
(1)源節點S以廣播的方式傳送消息序列,整體帶寬為K,代表K個子載波,并且每個子載波上的信道增益不同,一個子載波不能同時用于能量采集和信息解碼;
(2)目的節點D1在第一時隙利用全部的K個子載波來進行信息解碼,接收源節點S直接傳輸過來的信息;
(3)中繼節點R根據信道增益來判斷信道條件的優劣,并根據信道優劣將子載波從1,2,...,K排序;將信道條件優越的子載波分配進行信息解碼,當所分配子載波1,2,...,n解碼信息的速率滿足傳輸速率時,再將剩余的K-n個子載波分配去進行能量采集;
(4)中繼R先利用信道條件好的前n個子載波傳輸源節點S發送的信息,再對發送來的信息進行簡單的線性放大;剩余的K-n個子載波進行能量采集的,利用能量轉換器將采集到的能量儲存起來;
第二時隙:
(5)第二時隙所有子載波的信道增益發生變化,重新判斷信道條件優劣,并根據信道從優到劣將子載波重新進行排序,并將兩個時隙的子載波進行配對,配對原則是:第一時隙編號為i的子載波匹配第二時隙排在第i位上的子載波;
(6)中繼節點R利用與第一時隙1,2,...,n所匹配的子載波去轉發已經放大過的源節點S的信息到目的節點D1;
(7)中繼R利用剩余的與第一時隙n+1,n+2,...,K配對的子載波,也就是與進行能量采集的那部分子載波配對的子載波,轉發自身信息到中繼R自己的目的節點D2;
(8)在第二時隙中繼R轉發源節點信息加上直接傳輸自身信息所消耗的能量,是第一時隙n+1,n+2,...,K這部分子載波采集的能量再加上小部分的外部供能;
(9)目的節點D1收到的源節點S的信息來自于第一時隙源節點的直接傳輸以及第二時隙中繼節點R的轉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經大連理工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0365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