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支撐托換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02550.3 | 申請日: | 2019-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922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顧天熊;尹偉;顧夏英;沈榮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鋒 |
| 地址: | 215152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撐 框架 改造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支撐托換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特征是,設置柱臨時托換結構,由上、下環形托換平臺和連接上、下環形托換平臺的多根托換柱構成,改造方法包括:(1)剔除原框架柱的保護層,將環形托換平臺抗剪件安裝到原框架柱上,安裝環形托換平臺鋼筋及連接上、下環形托換平臺的托換柱鋼筋,支設模板,澆筑漿料并養護;(2)對原框架柱的改造位置保留中央區域,剔除周邊區域的混凝土,對連接界面進行處理,對原有鋼筋進行整理、修復,形成連接區;(3)將新增鋼筋錨入連接區并固定,支設模板,進行無收縮混凝土澆筑并養護;(4)拆除柱臨時托換結構,完成框架柱的改造。本發明實現了無支撐托換框架柱改造,既保證了施工安全,又減少了施工工程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改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支撐托換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大型框架結構混凝土建筑,因為建筑功能調整需要新增梁板,需要實現梁板與原有框架柱的可靠連接。新增梁板的縱筋需要錨入原框架柱內,由于梁縱筋較多,鋼筋直徑較大,化學植筋間距及深度均無法滿足規范要求,且化學植筋耐久性難以滿足50年使用要求,因此,需要將梁柱節點區域拆除,鋼筋綁扎后重新澆筑。此外,近年來多次發生混凝土柱、剪力墻等因施工問題造成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的事故,以及出現混凝土澆筑不密實等問題,也需要對框架柱進行改造。
對梁柱節點區域進行拆除改造時,需要把節點以上柱荷載可靠地傳遞到節點以下或基礎。采用滿堂支撐將梁板荷載傳遞至基礎,施工簡單,但是在實際施工時,遇到支撐樓層較多的場合,成本較高,特別是對于樓層層高高的建筑,常規支撐搭設工期長、費用大,并且,由于沒有側向支撐,支撐難度較大,安全性受到影響。另一種方案是,在節點上下采用牛腿加千斤頂托換,這種方法無法有效傳遞柱的彎矩,且施工過程中千斤頂長時間受壓,一旦千斤頂失效,后果非常嚴重。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無支撐托換方法,以較低成本有效解決梁柱節點區域拆除改造時的荷載傳遞問題,是本領域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無支撐托換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以獲取一種無安全隱患、較低成本、適用于多種托換場合的改造方案。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支撐托換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在待改造的框架柱處設置柱臨時托換結構,所述柱臨時托換結構主要由分別位于改造位置上、下區域的環形托換平臺和連接上、下環形托換平臺的多根托換柱構成,改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1) 柱臨時托換結構施工:
剔除原框架柱與環形托換平臺接觸處的保護層,將環形托換平臺抗剪件安裝到原框架柱上,安裝環形托換平臺鋼筋及連接上、下環形托換平臺的托換柱鋼筋,支設環形托換平臺和托換柱模板,澆筑灌漿料并養護,實現柱臨時托換結構的施工;
(2) 原框架柱改造位置的處理:
對原框架柱的改造位置保留中央區域,剔除周邊區域的混凝土,對連接界面進行處理,對剔除區域的原有鋼筋進行整理、修復,形成連接區;
(3) 改造施工:
將新增鋼筋錨入連接區并進行固定,支設模板,進行無收縮混凝土澆筑并養護;
(4) 拆除柱臨時托換結構,完成框架柱的改造。
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在節點上、下采用環形托換平臺加立柱(托換柱)托換,傳力清晰,無安全隱患,且不需要進行大范圍支撐。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環形托換平臺可以是矩形平臺、圓形平臺或者多邊形平臺,從便于施工考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環形托換平臺為矩形平臺,設有4根所述托換柱,所述托換柱分別位于矩形平臺的四角。
優選的技術方案,以原框架柱的邊長或者直徑為D,所述環形托換平臺的邊長為2.5D~3.5D,高為500mm~1000mm,所述托換柱的截面邊長或直徑為0.5D~0.8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0255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