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硼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98968.1 | 申請日: | 2019-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599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佐倫;王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F5/02 | 分類號: | C07F5/02;C07F7/08;C09K11/06;H01L51/54;H01L51/50 |
| 代理公司: | 長春眾邦菁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李外 |
| 地址: | 130000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電致發光 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含硼的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是具有電子給體以及電子受體取代基的芳族化合物,其結構如式(I)所示:
A1-L1-A2-L2-D1
式(I)
所述的電子受體基團A1選自式(II)或式(III)中的一種:
其中,R1-R10獨立地選自氫、氘、氟原子、氰基、C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0的芳基;X為C(R11)(R12)、Si(R11)(R12)、O、S、NR11、BR11;其中R11和R12獨立地選自氫原子、C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0的芳基;
所述的L1、L2分別獨立地選自下列結構:
其中,R13獨立地選自氫、氘、氟原子、氰基、C1~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0的芳基;n的取值為1、2或3;
所述的電子受體基團A2為以下基團中的任意一種:
其中,R16和R17獨立地選自氫、氘、氟原子、氰基、C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0的芳基;p和q分別選自1~3的整數;
所述的電子給體基團D1選自以下基團中的任意一種:
其中,R18和R19獨立地選自氫、氘、氟原子、氰基、C1~6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20的芳基;m和k分別選自1~3的整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硼的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硼的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為以下結構中的任意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硼的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當A2基團中含有C=O時,具體為:
步驟一:將原料1和原料D1-H溶于溶劑中,加入碳酸銫,升溫至120-180℃,反應15~20小時,得到中間體1;
步驟二:將中間體1和1,2-乙二醇反應,得到中間體2;
步驟三:在-70~-80℃下,在氮氣下,將正丁基鋰的己烷溶液的無水四氫呋喃滴加到中間體2的溶液中,在-70~-80℃下攪拌,然后滴加A1-F溶液,將所得混合物在-70~-80℃下攪拌,然后在室溫下再攪拌,得到中間體3;
步驟四:將中間體3進行脫保護,得到式(I)化合物;
當A2基團中不含有C=O時,具體為:
步驟一:將原料2和原料D1-H溶于溶劑中,加入碳酸銫,升溫至120-180℃,反應15~20小時,得到中間體;
步驟二:在-70~-80℃下,在氮氣下,將正丁基鋰的己烷溶液的無水四氫呋喃滴加到中間體的溶液中,在-70~-80℃下攪拌,然后滴加A1-F溶液,將所得混合物在-70~-80℃下攪拌,然后在室溫下再攪拌,得到式(I)化合物;
4.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硼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在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中的應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含硼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在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由陰極、陽極和兩電極之間的一層或多層有機層構成,有機層中至少一層為發光層,所述的發光層為發光主體材料與含硼有機電致發光化合物按比例混合而成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9896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