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避免積水的瀝青公路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93952.1 | 申請日: | 2019-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565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7 |
| 發明(設計)人: | 何應軍;李曉夢;任承剛;羅勇;彭波;顧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信國安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C11/22 | 分類號: | E01C11/22;E03F5/04;E03F5/06;E01F7/04 |
| 代理公司: | 51126 成都中亞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崗 |
| 地址: | 610046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水溝 面層 積水 底基層 墊層 基層 防護結構 積水問題 瀝青公路 蓋板 開口處 最底層 最頂層 飛濺 雨天 兩邊 施工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避免積水的瀝青公路及施工方法,包括道路,所述道路包括面層、基層、底基層以及墊層,所述面層設置在道路最頂層,面層之下為基層,所述基層之下為底基層,所述道路最底層設置一墊層,所述道路兩邊開有排水溝,所述排水溝開口處蓋有一蓋板,所述排水溝遠道路側設置一防護結構。設計合理,能夠有效避免路面的積水問題,防止雨天積水飛濺,減少了由于積水導致的事故的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瀝青公路相關領域,具體來講是一種避免積水的瀝青公路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瀝青路面是指在礦質材料中摻入路用瀝青材料鋪筑的各種類型的路面。瀝青結合料提高了鋪路用粒料抵抗行車和自然因素對路面損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塵、不透水、經久耐用。因此,瀝青路面是道路建設中一種被最廣泛采用的高級路面。瀝青路面的瀝青類結構層本身,屬于柔性路面范疇,但其基層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剛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剛性的水硬性材料。
經過檢索發現,專利號CN201710215131.5的發明公開了一種市政公路、路面結構及公路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公路,在公路上總共有環氧樹脂瀝青層、FRT層、混凝土層、煤矸石、石灰層、渣土基層、鋼筋、鋼筋格柵網,在路的內部澆筑豎直的鋼筋柱,這樣可以避免長時間以后出現路面與路基之間的錯位,石灰層的上表面粘接鋪筑路面中層和路面上層的瀝青混凝土并壓實,在進行公路建造的時候,由于FRP防水層具有很好的防水性,因此可以避免積水滲透至路基引起不均勻沉降,進而可以保證路面的平整性,在公路的表面鋪設的環氧樹脂瀝青層使公路表面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使路面在長時間的擠壓中保證路面不出現裂縫。
專利號CN201310281080.8的發明公開了一種公路路面結構,路面中層設置于路面下層的上方,路面上層設置于路面中層的上方,路面下層的頂部表面設置有FRP柵格網,FRP柵格網與路面下層頂部表面形成的上表面設置有FRP防水層。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公路,包括為上文所述的路面結構。再者,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公路路面的施工方法:完成路基平整壓實后鋪筑級配碎石底基層并壓實;安裝FRP柵格網后鋪筑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并壓實;安裝FRP柵格網后澆筑路面下層混凝土;粘貼FRP防水層;鋪筑路面中層和路面上層瀝青混凝土并壓實。由于FRP防水層可以避免積水滲透至路基引起不均勻沉降和軟化;設置FRP柵格網可提高路面整體性和強度,可保證路面的平整性。
專利號CN201310299292.9的發明公開了一種公路邊溝,包括邊溝本體,還包括位于所述邊溝本體底部的FRP底板箱體及位于所述邊溝本體兩側的FRP腹板箱體,所述FRP底板箱體和所述FRP腹板箱體垂直布置形成矩形邊溝結構,所述FRP腹板箱體的上方設置有FRP蓋板。本發明提供的公路邊溝中均采用FRP底板箱體及FRP腹板箱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且具有自重輕的優點。同時,由于采用的是FRP底板箱體及FRP腹板箱體,屬于成型的設備,現場可以直接進行使用,直接進行混凝土澆筑,簡單方便,減少模板使用數量,并且縮短了施工時間。
然而,瀝青路面是將瀝青混凝土加以攤鋪、碾壓成型而形成的各種類型的路面。瀝青混凝土是用具有一定黏度和適當用量的瀝青材料與一定級配的礦物集料,經過充分拌合形成的混合物。瀝青混凝土作為瀝青路面材料,在使用過程中要承受行使車輛荷載的反復作用,以及環境因素的長期影響。所以瀝青混凝土在具備一定的承受能力的同時,還必須具備良好的抵抗自然因素作用的耐久性。也就是說,要能表現出足夠的高溫環境下的穩定性、低溫狀況下的抗裂性、良好的水穩定性、持久的抗老化性和利于安全的抗滑性等特點,以保證瀝青路面良好的服務功能。由于瀝青公路良好的水穩定性,往往在下雨時或者雨后,會導致路面上存在積水的情況,車輛在行駛時,會將積水濺起,濺到行人身上,而且,積水會導致路面濕滑,遇到突發情況時,容易出現事故。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信國安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信國安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939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