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同一空域內多架跟蹤無人機的協同防碰撞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92138.8 | 申請日: | 2019-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251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唐文兵;黎瑤;陳博琛;丁佐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D1/10 | 分類號: | G05D1/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啟旺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同一 域內 跟蹤 無人機 協同 碰撞 方法 | ||
1.一種在同一空域內多架跟蹤無人機的協同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首先從無人機傳感器發布的實時視頻流中獲取圖像信息;
步驟2,使用OpenCV中的“跟蹤器”定位目標在所述圖像上的中心坐標(xo,yo);
步驟3,將步驟2中的中心坐標(xo,yo)縮放得到歸一化的偏移量Δx′和Δy′,使用PID算法計算無人機的速度矢量v,用于跟蹤目標;
步驟4,使用速度障礙模型對v進行碰撞檢測,即檢查v的末端是否處于組合的速度障礙區域內,當v的末端處于組合的速度障礙區域內,目標導向的速度優化方法用于對候選速度進行調整,進行碰撞消除;
具體地,在保證速度矢量v方向不變的情況下,在VO約束下,從所有候選速度和VO邊界曲線的交點中選擇距離p最近的那個交點pi,作為下一時刻速度的末端;
步驟5,無人機反復執行上述步驟1-4的過程,直至完成跟蹤任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協同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跟蹤無人機的方法具體為:
第1步:使用機載云臺等設備采集圖像信息,并回傳視頻數據至控制端;
第2步:在視頻數據中選擇無人機需要跟蹤的目標,提取HOG、HSV等特征;
第3步:通過OpenCV的“跟蹤器”,使用步驟2提取的HOG、HSV等特征,定位目標在圖像上的中心坐標(xo,yo),即最小包圍圓的圓心或最小包圍矩形的中心;
第4步:計算中心坐標(xo,yo)與無人機視野中心位置(xc,yc)的在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的絕對偏移量Δx和Δy:
Δx=xo-xc,
Δy=yo-yc,
第5步:設置一個死區范圍,寬度為w,高度為h,死區范圍的中心與無人機視野中心位置重合;當|xo-xc|≤w/2時,無人機的速度方向不需調整;當|yo-yc|≤h/2時,無人機速度大小應為0,即不需要前進或者后退,否則,實施第6步;
第6步:令無人機視野畫面的分辨率為xr×yr,首先對偏移量進行歸一化,將Δx和Δy縮放到[-1,1],即Δx′=Δx/(xr/2),Δy′=Δy/(yr/2),則無人機在下一個時刻的速度為:
v=vmaxΔy′
α=αmaxΔx′
vmax為無人機的最大速度,αmax(αmax≤π/2)為無人機僅圍繞Z軸旋轉的最大轉角,
其中,當Δy′<0時,表示應該倒退,否則應該前進;同理,當Δx′<0時,表示無人機向左旋轉,否則向右旋轉;
此時生成了一個新的速度矢量v=(v,α),其方向為相對于當前正前方α,速度大小為v;
第7步:重復執行上述3-6步,直至完成跟蹤任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協同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包括以下子步驟:
當空域內有多個跟蹤無人機時,還需對v進行碰撞檢查;
第1步:使用碰撞錐模型對“入侵者”進行篩選,選出對本機有威脅的“威脅者”,具體過程包括:
對于每個處于u0的感知范圍內的無人機ui,定義相對速度v0|i=v0-vi,定義射線:
λ(p,v)={p+vt|t>0}
其中,無人機的狀態信息以S=(p,v)表示,p=(px,py)表示無人機所處的位置,v表示無人機的速度信息;在無人機u0的感知范圍內有u1,…,un也在執行任務,定義n個無人機u1,…,un為u0的“入侵者”,即||p0-pi||2≤ρSR,ρSR表示無人機的感知范圍的半徑,或者預警范圍的半徑;λ(p,v)表示起點在p,方向沿著v的方向的射線;
根據u0的半徑大小對ui進行“膨化”,即ri′=ri+r0,得到位置障礙物PO0|i,定義碰撞錐CC0|i為:
任何相對速度vt|i位于CC0|i內,都會導致u0和ui的碰撞,通過CC0|i篩選出對u0有威脅的無人機,記為u1,…,um(m≤n);
第2步,定義速度障礙模型:
其中表示閔可夫斯基矢量和運算,即:
其中,VOt|i是一系列速度的集合,所述速度的集合導致u0和ui在將來某一時刻發生碰撞;
為了避免多個威脅,需要對多個VO進行組合:
其中,∪表示對m個VO幾何區域進行組合,因此,當v0的末端位于VO內時,進行調整,選取處于VO外的速度,以避免潛在的碰撞;
第3步,速度優化,在保證速度矢量v方向不變的情況下,在VO約束下,對無人機下一個時刻的速度v(t+1)進行優化,具體步驟為:
假設VO的邊界曲線為Ω,定義速度v的延長線為λ(p,v),則:
P=λ(p,v)∩Ω
其中,P表示候選速度和VO邊界曲線的交點;在所有交點中,選擇距離p最近的那個交點Pi,作為下一個時刻速度的末端Ev,即:
其中Pi表示p與i第個VO邊界曲線的交點;
優化后的無人機速度為:
v′=(v′,α)=(||Ev-p||2,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9213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