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紋黨參根腐病的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89000.2 | 申請日: | 2019-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591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福元;王愛玉;藺興遙 | 申請(專利權)人: | 宕昌縣福江源藥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65/03 | 分類號: | A01N65/03;A01N65/08;A01N65/32;A01N65/20;A01N31/16;A01N37/40;A01N47/28;A01N63/34;A01P3/00;A01P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仁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陳建 |
| 地址: | 748503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黨參 根腐病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防治紋黨參根腐病的制劑,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黑曲霉菌粉41~47份、苜蓿粉27~39份、小球藻提取液29.5~39.5份、松果殼23.5~27.5份、尿素21~27份、半邊蓮提取物17~25份、升麻17~25份、芥子醇14~22份、沒食子酸11~17份、4-羥基-苯甲酸6~10份、羽扇豆醇3~7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紋黨參根腐病的制劑,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黑曲霉菌粉44份、小球藻提取液34.5份、松果殼25.5份、尿素24份、半邊蓮提取物21份、升麻21份、芥子醇18份、沒食子酸14份、4-羥基-苯甲酸8份、羽扇豆醇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紋黨參根腐病的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在無菌的不含蛋白質粉的無蛋白質發酵肉湯上培養黑曲霉菌粉以穩定所述黑曲霉菌粉,并以冷熱處理的蠶豆粉接種其上,然后將黑曲霉菌粉接種的蠶豆粉進行固態發酵,得到發酵蠶豆粉X;
2)將1/4升麻藥材和半邊蓮提取物洗凈、去雜,切成厚度為1.2~1.5cm的塊狀,將其送入小球藻提取液和沒食子酸中浸泡35~40min,然后均勻擺放于盤上,送入氣流膨化罐中進行膨化處理,得膨化處理物W;取剩余3/4升麻藥材碎成270~400目的微粉,加入6~8倍量的純化水,并用沒食子酸調節pH為6.4~7.0,加熱至45~60℃,保溫浸提40~50min,得浸提物R,備用;
3)將松果殼破碎后與4-羥基-苯甲酸在45~65℃下進行勻漿處理,得到混合均質體系,加入到其重量6~11倍的氯仿-甲醇混合溶液中,在4℃~17℃下,充分攪拌8~14h得松果殼漿液;將攪拌好的松果殼漿液經濾膜抽濾,然后將濾液旋轉蒸干;將蒸干后的物質采用體積比為4∶3∶1.8的氯仿-甲醇-水進行再次提取,靜置分層后,收集氯仿層或將氯仿層蒸干,得混合物T;然后將發酵蠶豆粉X、膨化處理物W、浸提物R、混合物T、尿素、苜蓿粉、芥子醇、4-羥基-苯甲酸、羽扇豆醇混合后得到所述防治紋黨參根腐病的制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防治紋黨參根腐病的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熱處理的溫度以68~120℃維持15min,冷處理的溫度以35~42℃維持25~30min,所述固體發酵的溫度以46~55℃維持14~30h。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種防治紋黨參根腐病的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含蛋白質發酵肉湯包括以含蛋白質發酵肉湯的總重量計的0.09~1.2wt%的砂糖、0.004~0.1wt%的醋酸、0.07~1.3wt%的環己烷羧酸鹽和0.08~2.9wt%的蛋白質粉。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防治紋黨參根腐病的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氣流膨化溫度控制在82~86℃,真空度控制在0.12~0.18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宕昌縣福江源藥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宕昌縣福江源藥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8900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