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硼酸改性分子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88466.0 | 申請日: | 2019-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731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羅仕忠;王榮;沈俊;敬方梨;周慧;把余德;黎志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0/18 | 分類號: | B01J20/18;B01J20/20;B01J20/30;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張徭堯;武森濤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硼酸 改性 分子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硼酸改性分子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吸附劑技術領域。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硼酸改性分子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采用硼酸溶液對分子篩進行浸漬后,固液分離,固體干燥后焙燒,得到硼酸改性分子篩。本發明通過對分子篩進行浸漬改性,成功制備得到硼酸改性分子篩,其制備方法簡單可控,能耗低,成本低,且得到的改性分子篩,可作為N2/CH4、O2/CH4、(N2+O2)/CH4等體系的選擇性吸附劑,尤其是在分離N2/CH4時,CH4的吸附量低,氮氣甲烷的分離比大,可應用在煤層氣、油田氣或生物氣中提純甲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硼酸改性分子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吸附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甲烷(CH4),可作為燃料,如天然氣和煤層氣,廣泛應用于民用和工業中;也可作為化工原料,可以用來生產乙炔、氫氣、合成氨、碳黑、硝氯基甲烷、二硫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氫氰酸等;此外,甲烷是一種溫室效應顯著的溫室氣體,CH4為CO2分子溫室效應的21倍,對臭氧層破壞能力是二氧化碳的7倍,將CH4排放到大氣中,一方面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另一方面導致溫室效應。因此,對油田氣(Oil field gas)、煤層氣(Coalbed methane,CBM)和生物氣體(Biogas)等資源中CH4的利用,具有節能和環保的雙重意義。
油田氣、煤層氣和生物氣中通常含有一定濃度的氮氣和氧氣,導致甲烷的純度和熱值較低,無法達到工業標準,同時氧氣的存在增加了其發生爆炸的風險。為了濃縮利用這部分CH4濃度較低的資源,需要對N2、O2和CH4的混合氣體進行分離。目前開發和研究的技術主要有膜分離技術、低溫深冷分離技術和變壓吸附分離技術等。其中,變壓吸附技術(PSA)是一種新型氣體吸附分離技術,具有設備簡單、操作靈活、維護簡便、運行能耗低、投資少性能好等優勢,被認為是最可能實現充分利用CH4資源的氣體分離技術。
PSA的核心在于其中的吸附劑,吸附劑的性能決定了其能否實現混合氣體的分離以及分離的效果。理論上,煤層氣、天然氣油田氣等的主要組成是CO2、CH4和N2等,CO2和CH4分子的物理性質差別大,易于分離,但N2和CH4的臨界溫度都很低,二者物理性質相近,動力學直徑相近,不易分離,因此,CH4氣體分離的核心技術是在于CH4與N2的有效分離。
碳分子篩(Carbon Molecular Sieves,簡記為CMS)是20世紀七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吸附劑,是一種優良的非極性碳素材料,它的孔徑多在0.3nm~1nm之間,主要用于多種混合氣體的分離。目前,它是工程界首選的變壓吸附空分富氮吸附劑,但CH4與N2的分離中,傳統CMS的分離效率不高,需要對其進行改進。
專利CN101596445A公開了一種碳分子篩吸附劑的制備方法,以高分子聚合物為原料,經過固化、干餾、細粉碎、成型、碳化活化和碳沉積調孔制備工藝,制備了用于低濃度瓦斯氣變壓吸附分離CH4氣的碳分子篩,該碳分子篩對CH4具有高吸附量,選擇吸附系數大,強度好,成本低,無污染,其性能已達到或超過日本樣品碳分子篩水平。但是,該吸附劑主要是吸附CH4,還需進行解吸,才能達到對CH4有效利用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884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