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稻育秧基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88046.2 | 申請日: | 2019-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595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瑞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富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4/28 | 分類號: | A01G24/28;A01G24/22;A01G24/20;A01G24/15;A01G24/30;C05F11/00;C05F17/20;C05F17/7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靜海區東***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稻 育秧 基質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水稻育秧基質,其中,水稻育秧基質,按照重量份計,包含草炭30~50份、有機原料40~60份、蛭石6~10份、珍珠巖1~3份和少量生根組合劑,其中所述生根組合劑的添加量為其余配方總重量的0.0003~0.0005%。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以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桿菌作為發酵菌制備的有機肥料有效解決水稻苗期病害,有效的起到了對水稻生長的調節,在植物根系定植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方面效果明顯;除此以外基質中大量使用廢菌棒充分利用了農業廢棄物,不僅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還使得資源循環利用,因此,本發明基質原料環保節能,適宜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稻種植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水稻育秧基質。
背景技術
隨著水稻用工成本增加,水稻全程機械化技術成為南方稻區水稻生產的主要方式之一,工廠化育秧技術發展迅速。傳統的水稻育秧基質一般以草炭為主,配以珍珠巖及蛭石等,攪拌加工而成。草炭是不可再生資源,價格逐年升高,國家也正在加強對草炭開采的監管力度。生物炭是近幾年發展的新型土壤改良材料,是由生物質如農作物廢棄物等在缺氧條件下不完全燃燒所產生的富碳產物,具有特殊的理化特性,在農業、環境生態等各個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利用價值。生物炭施入土壤后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透氣性和保水保肥,對水稻的生長發育有著積極作用。將水稻秸稈制作成生物炭以及通過秸稈發酵等方式制作成育秧基質,有利于水稻秸稈的再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稻育秧基質,并提供所述水稻育秧基質的制備方法,其中,水稻育秧基質,按照重量份計,包含草炭30~50份、有機原料40~60份、蛭石6~10份、珍珠巖1~3份和少量生根組合劑,其中所述生根組合劑的添加量為其余配方總重量的0.0003~0.0005%。
進一步的,按照重量份計,包含草炭40份、有機原料50份、蛭石8份、珍珠巖2份和占上述配方總重量的0.0004%的生根組合劑。
進一步的,所述生根組合劑是由吲哚丁酸鉀和萘乙酸按照3:2的比例混合形成的。
進一步的,所述有機原料是由菌棒秸稈經過生物發酵制備而成。
進一步的,所述生物發酵過程采用發酵菌為哈茨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桿菌中的至少一種,且每克發酵菌含1000億菌群數。
進一步的,所述發酵菌為所述菌棒秸稈總量的0.08~0.12%。
進一步的,所述發酵菌為所述菌棒秸稈總量的0.1%。
進一步的,所述的水稻育秧基質中有機原料的制備方法為以廢棄的菌棒秸稈為原料,將原料曬干后粉碎至0.5~1.0cm左右粒徑大小的粉狀,添加質量百分含量為菌棒秸稈總量的0.08%~0.1%的發酵菌堆積發酵而成,發酵過程中控制含水率在40~60%,溫度為升高至65~75℃,發酵18~22天后再降溫至35~45℃陳化28~32天制成混合料,即為所述有機肥料。
優選的,所述有機原料的制備過程中發酵菌的添加量為菌棒秸稈總量的0.1%,發酵過程中控制含水率在50%,溫度為升高至70℃,發酵20天后再降溫至40℃陳化30天制成混合料,即為所述有機肥料。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以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桿菌作為發酵菌制備的有機肥料,發酵方法溫度最高達到70℃左右,可以殺死有害菌及草籽,有效解決水稻苗期病害,添加適量的生長激素,協同促進水稻主虛根的增長,有效的起到了對水稻生長的調節,在植物根系定植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方面效果明顯;除此以外基質中大量使用廢菌棒充分利用了農業廢棄物,不僅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還使得資源循環利用,因此,本發明基質原料環保節能,適宜推廣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富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富瑞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8804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壓力測試的方法、裝置及計算機系統
- 下一篇:一種多工位取料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