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耐鹽堿的智能電纜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79603.4 | 申請日: | 2019-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533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人民電器集團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40 | 分類號: | H01B7/40;H01B7/29;H01B7/28;H01B7/1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80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鹽堿 智能 電纜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高溫耐鹽堿的智能電纜,包括第一安裝塊、主體、電纜線和第二安裝塊,所述主體的一側安裝有第一安裝塊,且第一安裝塊的一側均勻安裝有第一卡塊,所述第一安裝塊的外側設置有滑塊,所述第一安裝塊的另一側安裝有電纜線,且電纜線的一側安裝有第二安裝塊,所述第二安裝塊的一側均勻安裝有與第一卡塊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安裝塊與第二安裝塊的另一側均固定有固定結構。本發明通過在電纜線的外側設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層,聚四氟乙烯涂層具有耐高溫的特性,若電纜線被燃燒,防火腔內部的氮氣會被釋放,可以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滅火作用,若無法滅火,在火焰燃燒到空腔時,空腔內部的干粉就會釋放,起到二次滅火的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纜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耐高溫耐鹽堿的智能電纜。
背景技術
電纜通常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絕緣的導線和外層絕緣包裹皮組成,電纜一般是內通電,內絕緣,功能就是基礎的信息傳遞,但是現有的智能電纜存在很多問題或缺陷:
第一,傳統的智能電纜,不便于連接安裝,在連接電纜時,需要將電纜內的連接線一一連接,非常麻煩,耗時耗力;
第二,傳統的智能電纜,不耐高溫不耐火燒,在溫度過高和著火的情況下會導致電纜破損,對使用者造成很大的不適;
第三,傳統的智能電纜,不耐鹽堿,在鹽堿較多的場地會導致電纜的腐蝕,導致電纜的損壞,減少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高溫耐鹽堿的智能電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不便于連接安裝、不耐高溫不耐火燒和不耐鹽堿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耐高溫耐鹽堿的智能電纜,包括第一安裝塊、主體、電纜線和第二安裝塊,所述主體的一側安裝有第一安裝塊,且第一安裝塊的一側均勻安裝有第一卡塊,所述第一安裝塊的外側設置有滑塊,所述第一安裝塊的另一側安裝有電纜線,且電纜線的一側安裝有第二安裝塊,所述第二安裝塊的一側均勻安裝有與第一卡塊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安裝塊與第二安裝塊的另一側均固定有固定結構,所述第一安裝塊的外側與第二安裝塊的內側設置有安裝結構,所述電纜線的外側安裝有外皮圈,且外皮圈的外側設置有碳纖維層,所述固定結構外側設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層,所述外皮圈的內側安裝有防火結構,所述防火結構的內側設置有絕緣橡膠圈,且絕緣橡膠圈的內側設置有PET鋁箔屏蔽層,所述PET鋁箔屏蔽層的內側設置有導線腔,且導線腔的內側均勻安裝有電線,所述電線之間安裝有碳纖維絲。
優選的,所述固定結構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第一套圈、第二套圈、固定螺母和鉸接架,第一安裝塊與第二安裝塊另一側的一端安裝有第一套圈,且第一套圈的一端安裝有鉸接架。
優選的,所述鉸接架的一端鉸接有第二套圈,第一套圈與第二套圈之間通過固定螺母固定連接,第一套圈與第二套圈關于第一安裝塊的垂直中心線對稱分布。
優選的,所述安裝結構從左到右依次設置有第一卡槽、抵柱、第二伸縮彈簧、按壓圈、第二卡塊和第一伸縮彈簧,第一安裝塊的頂端和底端均設置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的一側安裝有抵柱,抵柱的外側固定有第二伸縮彈簧,抵柱的一側安裝有按壓圈,且按壓圈的一端安裝有按塊。
優選的,所述第二安裝塊的內側安裝有第一伸縮彈簧,第一伸縮彈簧與第二伸縮彈簧之間呈直角設置。
優選的,所述第一伸縮彈簧的一端安裝有與第一卡槽相互配合的第二卡塊,第一卡槽與第二卡塊之間構成卡合結構。
優選的,所述第二安裝塊的內側設置有與滑塊相互配合的滑槽,滑塊與滑槽之間構成滑動結構。
優選的,所述防火結構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防火腔、氮氣、空腔和干粉,外皮圈的內側設置有防火腔,且防火腔內填充有氮氣。
優選的,所述防火腔的內部均勻安裝有空腔,且空腔的內部填充有干粉,空腔在防火腔的內部呈等間距排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人民電器集團上海有限公司,未經人民電器集團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796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輪轂套色方法及輪轂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光電復合電纜的鎧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