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低溫等離子體的皮下給藥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911076368.5 | 申請日: | 2019-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430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征威;王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N1/32 | 分類號: | A61N1/32 |
| 代理公司: | 11251 北京科迪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鄧治平;賈玉忠 |
| 地址: | 230026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等離子體 電極 擊穿 給藥 低溫等離子體 脈沖等離子體 皮下給藥 皮膚 多頻 電源 應用場景 有效吸收 注入藥物 注射通道 表皮層 疼痛感 真皮層 皮下 存儲 體內(nèi)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基于低溫等離子體的皮下給藥裝置,由等離子體給藥電極、等離子體擊穿電極、藥物艙、多頻脈沖等離子體電源組成。其中等離子體給藥電極用于擊穿皮膚的表皮層和真皮層將皮膚的注射通道打開,等離子體擊穿電極用于在等離子體給藥電極中打開的通道中注入藥物,藥物艙用于存儲注入的藥物,多頻脈沖等離子體電源用于控制等離子體擊穿電極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產(chǎn)生不同的電壓及等離子體從而控制對皮膚的擊穿情況。通過使用本發(fā)明公開的一種基于低溫等離子體的皮下給藥裝置,可以減緩人體對皮下注入給藥的疼痛感,同時提高藥物在人體內(nèi)的有效吸收。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皮下給藥裝置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低溫等離子體的皮下給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穿破皮膚表層的給藥技術都是基于針頭注入的方式,但是針孔注入式的方式因為針孔針頭尺寸較大,往往對皮膚造成疼痛及發(fā)炎或感染的損傷。而基于低溫等離子體的皮下給藥裝置通過縮小針頭的尺寸,采用微小電極針孔的方式注入皮膚,從而減小疼痛感,并減小對人體皮膚組織的損害。此外,通過基于低溫等離子體的皮下給藥裝置可以更好的保證注入藥物的藥理性,并通過電極對皮膚組織的等離子體放電提高皮膚組織的活躍性,從而更好的達到藥物吸收的作用。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目前使用的皮下給藥技術都是通過注射式針孔直接刺破皮膚并進行注射,而該技術由于針孔孔徑過大會對人體皮膚造成疼痛感,因此本發(fā)明通過減小針孔孔徑可以減緩人體疼痛感,同時藥物注射位置經(jīng)過等離子體的處理,可以有效提高藥物的吸收性。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基于低溫等離子體的皮下給藥裝置,由等離子體給藥電極、等離子體擊穿電極、藥物艙、多頻脈沖等離子體電源組成。其中等離子體擊穿電極在裝置的外圍一圈,用于刺穿皮膚進行皮膚深層等離子體放電,等離子體給藥電極連接藥物艙用于控制藥物的注入,藥物艙用于存放注入藥物,多頻脈沖等離子體電源用于控制等離子體擊穿電極產(chǎn)生等離子體的電壓和頻率。
其中等離子體給藥電極用于擊穿皮膚的表皮層和真皮層將皮膚的注射通道打開,等離子體擊穿電極用于在等離子體給藥電極中打開的通道中注入藥物,藥物艙用于存儲注入的藥物,多頻脈沖等離子體電源用于控制等離子體擊穿電極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產(chǎn)生不同的電壓及等離子體從而控制對皮膚的擊穿情況。
本發(fā)明所采用皮下給藥裝置,在注射器的外徑一圈采用注入式針孔電極,刺穿皮膚表皮層,直至真皮層,通過連接上端多頻脈沖等離子體源,通過其高壓產(chǎn)生的等離子體在真皮層或皮下組織部位的擴散,促進身體局部位置對藥物的吸收。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多頻脈沖等離子體電源可根據(jù)皮下給藥裝置需注射的位置,以及給藥的深度,通過手動調(diào)節(jié)等離子體源的放電電壓、頻率控制等離子體產(chǎn)生的強度。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的有點在于:
(1)本發(fā)明可以有效減緩皮下注入對人體的疼痛感知,降低注射時的傷害;
(2)本發(fā)明通過等離子對注入位置的皮膚進行處理,可以有效提高藥物的吸收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基于低溫等離子體的皮下給藥裝置側(cè)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基于低溫等離子體的皮下給藥裝置仰視圖;
圖3為等離子體擊穿電極作用圖一;
圖4為等離子體給藥電極作用圖二;
圖中:1為等離子體擊穿電極,2為等離子體給藥電極,3為藥物艙,4為多頻脈沖等離子體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未經(jīng)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76368.5/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血液透析用導管連接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治療痛風的血液灌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