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擬神經元節點網絡的微地震監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72605.0 | 申請日: | 2019-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468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3 |
| 發明(設計)人: | 龔自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泰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 |
| 代理公司: | 51256 成都路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海林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監測對象 神經元節點 微地震事件 監測傳感器 地質解釋 監測斷面 監測數據 監測 模擬神經元 神經元網絡 微地震監測 定位信息 監測空間 節點網絡 空間地址 難點問題 通信網絡 網格形成 布設 全覆蓋 微地震 擬合 網格 采集 隧道 覆蓋 賦予 網絡 | ||
1.一種模擬神經元節點網絡的微地震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1:在監測對象中,每間隔一段預設距離建立一個監測斷面;
步驟2:以監測斷面為神經元節點布設監測傳感器,監測傳感器用于采集聲音或震動數據,每個神經元節點由4個監測傳感器組成,每個神經元節點的4個監測傳感器分別位于四面體的4個頂點;
步驟3:將監測對象對應的監測空間切分成以神經元節點為單位的網格,每個神經元節點賦予相應的空間地址編碼,并通過通信網絡將網格形成足夠覆蓋監測對象的網絡;
步驟4:當監測對象中發生為微地震事件,利用監測傳感器采集微地震事件對應的監測數據,對各監測斷面的監測數據進行擬合,求得微地震事件對于監測斷面的相對位置的定位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擬神經元節點網絡的微地震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步驟5:將神經元節點位置與微地震事件的空間絕對位置進行匹配,并對上報的微地震事件進行篩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擬神經元節點網絡的微地震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監測傳感器包括振動傳感器和聲波傳感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擬神經元節點網絡的微地震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個神經元節點中的每三個傳感器為一組,進行三維空間定位,4個傳感器形成4個組,分別對定位結果驗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擬神經元節點網絡的微地震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波速方程對各監測斷面的監測數據進行擬合,波速方程:V=S/t,V為該巖層下的波速,t為各監測斷面的走時方程,S為微地震點到神經元節點傳感器的距離;利用神經元節點同步絕對時間對各監測傳感器的時間進行同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擬神經元節點網絡的微地震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具體包括:
步驟1.1:獲得監測傳感器對微地震事件的監測范圍,監測傳感器對微地震事件的監測范圍為以r為半徑的一個球腔區域;
步驟1.2:假設微地震事件對應的震源是半徑為a,單位面積上壓力為P0的球腔震源;位函數表示的波動方程:轉化為r,ɑ,β表示的球坐標系下的波動方程:sinα為震源發射角,波動方程的解為將波動方程的解與球腔激發力聯系起來得縱波位移表達式,化簡得其中,ω為地震波入射角度,Vp為縱波波速,a為空腔半徑,P0為單位面積上的壓力,ξ為衰減系數,
步驟1.3:建立監測斷面并編號,每隔建設一個監測斷面,并按預設方向依次對監測斷面進行編號;
步驟1.4:以監測斷面為神經元節點布設監測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泰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泰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7260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