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載雷達散射特性測量區域地形生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69056.1 | 申請日: | 2019-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548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浙東;張玉石;張金鵬;夏曉云;許心瑜;黎鑫;趙鵬;尹志盈;朱秀芹;尹雅磊;余運超;李善斌;萬晉通;李慧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S7/40 | 分類號: | G01S7/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張曉 |
| 地址: | 266107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載 雷達 散射 特性 測量 區域 地形 生成 方法 | ||
1.一種車載雷達散射特性測量區域地形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激光測距儀與雷達天線中心波束指向一致性設計:
(11)雷達收發天線分離:
雷達天線A、雷達天線B和激光測距儀安裝在同一水平面上,雷達天線A和雷達天線B間只需留下激光測距儀的安裝位置,Rj是某一入射角θ對應的地面與激光測距儀之間的距離,與雷達天線A、雷達天線B中心波束對應的距離一致;
(12)雷達收發天線共用:
雷達天線與激光測距儀安裝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鄰,在某一入射角θ下,雷達天線中心波束對應的距離與激光測距儀測量的距離一樣,都為Rj;
(2)雷達波束照射區域地形生成:
(21)激光測距儀測量距離:
在指定入射角的情況下,自動多次測量,測量的距離分別記為Rθ1,Rθ2,...,Rθk,k>1,然后對獲取的距離求平均,某一入射角θ對應的距離Rθj如下式:
(22)計算某一入射角θ對應的地形起伏值h:
以雷達的架設地作為基準面,計算地形的起伏值h,假定雷達天線相對基準面的高度為H,在某一入射角θ下,激光測距儀測量的距離Rθj,地形起伏高度為h,并假定入射余角為其關系式如下:
(23)雷達波束照射區域地形測量:
雷達波束照射區域分為圓形地形區域與方形地形區域兩種;
(231)圓形地形測量:
以雷達架設地O為原點,選定某一方位角為起始方位角,起始方位角包括正北或正東,按逆時針或順時針進行測量,方位角的步長為等間隔且小于等于5°,在某一方位角的情況下,入射角也按小于等于5°的步長進行測量;
(232)方形地形測量:
以雷達架設地O為原點,選定某一方位角雷達沿方位角按一定的步長L進行架設,同時按小于等于5°入射角步長進行測量;
(24)雷達波束測量區域插值方法:
(241)圓形測量區域地形生成插值方法:
采用圓弧方向一維插值法,假定hi,j,hi,j+1為相鄰同入射角的兩個樣本點,在這兩點之間插值3個點,設這3個點地形高度為z1,z2,z3,具體算法如下:
由最鄰近的4個點為hi,j,hi+1,j,hi,j+1,hi+1,j+1組成的扇區分成4個均勻的小扇區;
插值后的xq,yq,zq坐標生成的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步:依據圓弧方向一維插值法生成r和zq,然后按照一定的步長生成θ;
第二步:采用MATLAB中的meshgrid函數生成極坐標tt,rr;
[tt,rr]=meshgrid(θ,r)
第三步:采用MATLAB中的pol2cart函數生成直角坐標xq和yq;
[xq,yq]=pol2cart(tt,rr)
在地形圖顯示過程中,取像素所在的小扇區左上方的插值數據作為顯示灰度值;
(242)方形區域地形生成插值方法:
采用MATLAB中的interp2二維插值方法,其函數形式為zq=interp2(x,y,z,xq,yq,'Method'),其中,x和y為原有的數據點坐標,z為地形高度值h;xq和yq為插值后的坐標點,zq為插值的地形高度;Method是設置的插值方法,這里采用鄰近點插值法Nearest,x、y、z、xq以及yq的值如下:
(25)測量區域地形生成:
地形生成方法采用MATLAB中的surf函數,將xq、yq、zq代入surf繪制得到測量區域地形圖,具體使用方法為:
surf(xq,yq,zq)。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未經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6905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