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潰縮式汽車轉向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66988.0 | 申請日: | 2019-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585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兆凱;武鵬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2D1/19 | 分類號: | B62D1/19 |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孟大帥 |
| 地址: | 710064***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向傳動軸 轉向管柱 吸能裝置 上端 泊松比 萬向節 下端 可滑動地 汽車轉向裝置 生存空間 吸收碰撞 轉向系統 駕駛室 減小 潰縮 侵入 駕駛 保證 | ||
1.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潰縮式汽車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轉向管柱(2)、第一吸能裝置(3)、下轉向管柱(4)、第一萬向節(5)、上轉向傳動軸(6)、第二吸能裝置(7)和下轉向傳動軸(8);
所述上轉向管柱(2)的下端可滑動地套裝在所述下轉向管柱(4)的上端,所述上轉向管柱(2)和所述下轉向管柱(4)之間設置有第一吸能裝置(3);
所述上轉向傳動軸(6)的上端通過第一萬向節(5)與所述下轉向管柱(4)的下端連接;
所述上轉向傳動軸(6)的下端可滑動地套裝在所述下轉向傳動軸(8)的上端,所述上轉向傳動軸(6)和所述下轉向傳動軸(8)之間設置有第二吸能裝置(7);
其中,第一吸能裝置(3)和第二吸能裝置(7)均為雙箭型負泊松比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潰縮式汽車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箭型負泊松比結構包括多個箭頭層(31)和多個箭尾層(32);
箭頭層(31)與箭尾層(32)連接;
箭頭層(31)和箭尾層(32)由二維負泊松比結構環繞成圓筒狀,并沿徑向進行輻射擴展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潰縮式汽車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箭頭層(31)和箭尾層(32)通過膠粘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潰縮式汽車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轉向管柱(2)設有鍵,下轉向管柱(4)開設有槽,上轉向管柱(2)通過鍵槽結構插入下轉向管柱(4)內;下轉向管柱(4)內設空腔,第一吸能裝置(3)設置于下轉向管柱(4)的空腔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潰縮式汽車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吸能裝置(3)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設置于下轉向管柱(4)的空腔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潰縮式汽車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轉向傳動軸(6)開設有槽,下轉向傳動軸(8)設有鍵,下轉向傳動軸(8)通過鍵槽結構插入上轉向傳動軸(6)內;
上轉向傳動軸(6)內設中空結構,第二吸能裝置(7)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安裝在上轉向傳動軸(6)的中空結構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潰縮式汽車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萬向節(9);
所述第二萬向節(9)安裝在所述下轉向傳動軸(8)的下端,所述第二萬向節(9)用于連接轉向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潰縮式汽車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吸能裝置(3)的材料為塑料;第二吸能裝置(7)的材料為金屬。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潰縮式汽車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方向盤(1);
所述方向盤(1)與所述上轉向管柱(2)的上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6698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