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開放型仿生介入手術人體模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65950.1 | 申請日: | 2019-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286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曾歡;劉瀚文;賴化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曾歡 |
| 主分類號: | G09B23/28 | 分類號: | 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青 |
| 地址: | 342826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開放型 仿生 介入 手術 人體 模擬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開放型仿生介入手術人體模擬系統,人體模擬系統包括供血動脈血管系統、引流靜脈血管回收系統以及包覆于兩者外部的人體外殼;供血動脈血管系統、引流靜脈血管回收系統的血管上固接有血管固定裝置和循環動力裝置;供血動脈血管系統包括神經介入模塊、心血管介入模塊、內臟血管介入模塊、四肢介入模塊和動脈穿刺進管模塊;引流靜脈血管回收系統包括靜脈介入模塊和靜脈穿刺進管模塊;血管固定裝置包括神經系統靜脈、左右上肢靜脈、上身靜脈、腔靜脈、左右髂靜脈、左右股靜脈血管固定底座;循環動力裝置包括循環系統箱體、可控調壓力電機和管道。本發明對人體血管系統高度還原,結構靈活,可進行多種手術模擬,促進介入醫學的發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學人體仿生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開放型仿生介入手術人體模擬系統。
背景技術
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并發癥多”形成“四高一多”的特點,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經超過2.7億人!血管類疾病已經嚴重危害到人們的健康。隨著國家大力推進胸痛中心、腦卒中中心、出血中心等,血管類疾病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血管介入手術是血管類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血管介入手術技術難度大,對醫生的手術技巧要求極高。培養一個合格的介入手術醫生周期長。目前能夠獨立開展介入手術的醫生較少。年輕的介入手術醫生上手術臺機會有限。隨著國家各種血管類疾病中心的建立。未來需要更多的介入醫生投入到胸痛中心、腦卒中中心、出血中心中的建設中。更多的醫生需要進行大量專業的介入手術操作培訓才能獨立完成手術。因此如果開發設計一套可以模擬人體全身血管手術的模擬系統,讓年輕介入手術醫生進行手術模擬,用以提高其手術技能和學習興趣及方便同行醫生經驗交流,是極具意義的一件事情。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現有問題,本發明提供開放型仿生介入手術人體模擬系統。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開放型仿生介入手術人體模擬系統,所述人體模擬系統包括供血動脈血管系統、引流靜脈血管回收系統以及包覆于兩者外部的人體外殼;所述供血動脈血管系統、引流靜脈血管回收系統的血管上固接有血管固定裝置和循環動力裝置;
所述供血動脈血管系統包括神經介入模塊、心血管介入模塊、內臟血管介入模塊、四肢介入模塊和動脈穿刺進管模塊;
所述供血動脈血管系統中可拆分的各功能血管末梢各用一根管道將其連接形成一個流出道;
所述引流靜脈血管回收系統包括靜脈介入模塊和靜脈穿刺進管模塊;
所述靜脈血管固定裝置包括神經系統靜脈、左右上肢靜脈、上身靜脈、腔靜脈、左右髂靜脈、左右股靜脈血管固定底座;
所述循環動力裝置包括循環系統箱體、可控調壓力電機和管道;所述循環系統箱體包括循環箱體分電機箱和液體箱。所述液體箱內流動的液體為血液相近的液體或者是水。
優選的,所述血管固定裝置為根據血管走向生成的連接結構,所述血管固定裝置與各血管套接。
優選的,所述神經介入模塊包括左右頸總動脈、左右頸內動脈、左右椎動脈及各主支末端血管,所述左右頸總動脈、左右頸內動脈、基底動脈為可拆分連接,連接部分用所述血管固定管固定。
優選的,所述心血管介入模塊包括分別通過所述血管固定裝置可拆卸連接的主動脈和冠狀動脈;所述內臟血管介入模塊包括可拆卸連接的腹主動脈、腹腔干動脈、左右腎動脈、腸系膜上動脈。
優選的,四肢介入模塊包括左右上肢動脈和左右下肢動脈,其中左右上肢動脈包括左右肱動脈和左右橈動脈及尺動脈,其中左右下肢動動脈包括左右髂內動脈、左右髂外動脈、左右脛腓干和足背足弓動脈網;其中左右肱動脈、左右橈動脈及尺動脈、左右髂內動脈、左右髂外動脈、左右脛腓干都是可拆分的部分。
優選的,所述動脈穿刺進管模塊在動脈介入系統總共有四個穿刺鞘管口,分別位于左右橈動脈遠端和左右股動脈近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曾歡,未經曾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659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主監測應急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F基因型腮腺炎病毒減毒株及構建方法和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