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65705.0 | 申請日: | 2019-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112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1 |
| 發明(設計)人: | 黃金官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金官 |
| 主分類號: | A61K36/708 | 分類號: | A61K36/708;A61K36/899;A61K9/70;A61P19/08;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11212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賴定珍 |
| 地址: | 545799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藥貼膏 骨折 治療 制備 中藥技術領域 跌打損傷 骨折愈合 舒筋活絡 行氣活血 血液循環 有效治療 中藥配制 生大黃 五加皮 走馬胎 黃酒 配伍 釋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技術領域。所述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走馬胎4?6g、五加皮4?6g、生大黃2?4g、杜仲藤0.5?1.5g和黃酒40?45g。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由多種中藥配制而成,組成合理,配伍得當,各組分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釋出,具有舒筋活絡、行氣活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愈合之功效,能有效治療骨折、跌打損傷等病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骨折是指由于外傷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質部分或完全斷裂的一種疾病,主要臨床癥狀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壓痛,局部腫脹和出現瘀斑,肢體功能部位或完全喪失,完全性骨質尚可出現肢體畸形及異常活動。
目前骨折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但無論是手術切開內固定還是手術復位固定均可對軟組織造成再次損傷,存在皮膚感染壞死、骨折不愈合及關節功能障礙等并發癥風險。
中藥貼膏,是我國醫藥學中五大藥物劑型——丸、散、膏、丹、湯之一,已有兩千年歷史,對許多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可以針對患處集中治療,同時由于貼膏是外用品,相比對口服藥物,對身體的負擔較少,也更加安全。但現有技術的貼膏存在療效不顯著的缺陷。鑒于此,迫切需要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本發明的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由多種中藥配制而成,組成合理,配伍得當,各組分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釋出,具有舒筋活絡、行氣活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愈合之功效,能有效治療骨折、跌打損傷等病癥。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走馬胎4-6g、五加皮4-6g、生大黃2-4g、杜仲藤0.5-1.5g和黃酒40-45g。
本發明選用的走馬胎,味辛,性溫,歸肝、脾經,有祛風濕、壯筋骨、活血祛瘀之功效;五加皮,味辛、苦,性溫,歸肝、腎經,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利水之功效;生大黃,味苦,性寒,歸胃、大腸、肝、脾經,有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之功效;杜仲藤,味苦、微辛,性微溫,歸肝、腎經,有祛風濕、強筋骨之功效;黃酒,《本草綱木》上說“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藥用”,米酒即黃酒,黃酒具有通曲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濕氣,扶肝、除風下氣之功效。以上各原料在發揮單一作用的同時,共奏舒筋活絡、行氣活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愈合之功效,能有效治療骨折、跌打損傷等病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由多種中藥配制而成,組成合理,配伍得當,各組分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釋出,具有舒筋活絡、行氣活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愈合之功效,能有效治療骨折、跌打損傷等病癥。
(2)本發明的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無毒無副作用,見效快且持久,使用安全可靠。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走馬胎4g、五加皮6g、生大黃2g、杜仲藤1.5g和黃酒40g。
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各原料采用上述配比,得到的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的藥效更明顯。
進一步,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走馬胎5g、五加皮5g、生大黃3g、杜仲藤1g和黃酒42g。
采用上述進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各原料采用上述配比,得到的治療骨折的中藥貼膏的藥效更明顯。
進一步,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走馬胎6g、五加皮4g、生大黃4g、杜仲藤0.5g和黃酒45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金官,未經黃金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657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