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神經(jīng)內科用康復訓練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911065133.6 | 申請日: | 2019-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65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趙洪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冠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23/00 | 分類號: | A63B23/00;A63B23/03;A63B23/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qū)***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移動桿 固定塊 移動塊 通孔 彈簧 支架 康復訓練裝置 醫(yī)療器械領域 彈力作用 第一腔體 活動設置 內部設置 上下分布 上下滑動 神經(jīng)內科 訓練效果 彈性帶 固定桿 咬合牙 吞咽 牙套 咬合 連通 佩戴 體內 配合 | ||
1.一種神經(jīng)內科用康復訓練裝置,包括本體(3)和連接在本體(3)上的彈性帶(1),所述本體(3)具有內側和外側,其特征在于:在本體(3)的內側設置有呈上下分布的固定塊(2)和移動塊(6),固定塊(2)通過固定桿(4)固設在本體(3)內側,移動塊(6)通過移動桿(5)而活動設置在本體(3)內側;在本體(3)的內側還設置有與移動桿(5)配合的第二通孔(34),移動桿(5)能在第二通孔(34)內上下滑動;在本體(3)的內部設置有與第二通孔(34)連通的第一腔體(36),在第一腔體(36)內設置有第一彈簧(15)和支架(17),第一彈簧(15)的下端與支架(17)抵接,支架(17)與移動桿(5)固定連接,在固定塊(2)和移動塊(6)上分別設置有牙套(1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神經(jīng)內科用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3)呈半圍合狀,本體(3)與彈性帶(1)共同構成全圍合狀,固定塊(2)設置在稱動塊(6)的上方,固定桿(4)、移動桿(5)、第二通孔(34)和第一腔體(36)均分別呈對稱狀設置了左右兩個,支架(17)滑動嵌設在第一腔體(36)內,支架(17)通過移動桿(5)與移動塊(6)連接;在本體(3)的下部設置有電池槽(38),在電池槽(38)內安裝有蓄電池,在電池槽(38)的槽口設置有擋板(26)。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神經(jīng)內科用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架(17)上設置有第一滾輪(16)和第二滾輪(18),第一滾輪(16)與第一腔體(36)的后壁滑動抵接并能在第一腔體(36)的后壁作上下滾動;第二滾輪(18)與第一腔體(36)的底面滑動抵接并能在第一腔體(36)的底面作左右滾動;在本體(3)中部的頂端設置有第二凹槽(32),所述第二凹槽(32)的輪廓形狀與人體的鼻子部位相匹配,在本體(3)的外側設置有第三凹槽(35),在第二凹槽(32)的下表面設置有與第三凹槽(35)連通的第一通孔(33)。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神經(jīng)內科用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腔體(36)的頂壁設置有壓力傳感器(14),第一彈簧(15)的上端通過壓力傳感器(14)與第一腔體(36)的頂壁抵接,所述壓力傳感器(14)的受力端與所述第一彈簧(15)抵接,在本體(3)的外側設置有控制面板(11),所述壓力傳感器(14)與控制面板(11)電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神經(jīng)內科用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套(10)包括與固定塊(2)連接固定的上牙套(102)以及與移動塊(6)連接固定的下牙套(101),上牙套(102)與下牙套(101)的結構相同并上下對稱安裝,所述固定塊(2)與所述移動塊(6)的結構相同并上下對稱安裝,牙套(10)采用可拆卸的固定方式,所述上牙套(102)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板體(1021)和第二板體(1022),在第一板體(1021)的外側設置有凸塊(1023),在固定塊(2)上設置有與凸塊(1023)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凸塊(1023)通過與卡槽卡接而將上牙套(102)與固定塊(2)固定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神經(jīng)內科用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本體(3)的內部還設置有第二腔體(37),在第二腔體(37)內設置有相互連接的第一球體(19)和第二球體(21),在本體(3)的內側開設有與第二腔體(37)連通的連通孔,所述連通孔的孔徑小于所述第二腔體(37)的孔徑,使得連通孔與第二腔體(37)的連接處形成限位部(39),第一球體(19)的外表面與所述限位部(39)滑動抵接,所述第二球體(21)與所述第二腔體(37)的后壁滑動抵接,所述第一球體(19)遠離第二球體(21)的一端設置有連接桿(13),連接桿(13)穿過所述連通孔并延伸至本體(3)內側的外部,連接桿(13)的外端通過螺紋連接有筒體(9)。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神經(jīng)內科用康復訓練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球體(21)上均勻設置有四根第二彈簧(20),四根第二彈簧(20)相互垂直分布,四根第二彈簧(20)的內端均與第二球體(21)連接固定,所述第二彈簧(20)的外端分別與所述第二腔體(37)的內壁抵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冠禹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成都冠禹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6513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磁動發(fā)光玩具跳跳球
- 下一篇:一種腰部健身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