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軸用拋光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59458.3 | 申請日: | 2019-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71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奧普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2 | 分類號: | B24B29/02;B24B27/00;B24B55/00;B24B41/06;B24B57/02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朗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邱曉琳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拋光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軸用拋光機構,包括電動機和工作臺,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連接有夾管,且夾管兩側均通過螺紋連接有螺栓,所述電動機底部通過螺絲連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四角均焊接有卡塊,所述工作臺的頂部設有卡槽,且卡塊插接在卡槽中,所述工作臺頂部一側中心處設有第一拋光機,且工作臺頂部另一側設有圓管和第二拋光機,所述圓管頂部設有通孔,且通孔與噴涂管出料口連接,所述噴涂管內壁插接有活塞桿。本發明構造簡單,但能夠滿足大多數拋光的需求,其內部的兩種拋光機可進行粗細兩種拋光,使得拋光后的效果更佳完美,且中間還設有噴涂拋光膏的過程,會使得細拋光效果更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拋光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軸用拋光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的拋光都是采用手工夾持拋光設備進行拋光操作,而人工夾持拋光設備不僅容易使拋光后的物件表面光滑不均,而且拋光過程中常因設備夾持不緊而發生安全事故,且在拋光的過程中如果要進行粗拋光跟細拋光,則需要更換拋光葉片,這使得拋光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且在過程中很少有加入拋光膏或者拋光液的過程,這就使得在進行細拋光后,其拋光效果會降低,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很難滿足客戶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軸用拋光機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軸用拋光機構,包括電動機和工作臺,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連接有夾管,且夾管兩側均通過螺紋連接有螺栓,所述電動機底部通過螺絲連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四角均焊接有卡塊,所述工作臺的頂部設有卡槽,且卡塊插接在卡槽中,所述工作臺頂部一側中心處設有第一拋光機,且工作臺頂部另一側設有圓管和第二拋光機,所述圓管頂部設有通孔,且通孔與噴涂管出料口連接,所述噴涂管內壁插接有活塞桿。
優選的,所述螺栓靠近夾管的一端均粘接有橡膠墊。
優選的,所述電動機、第一拋光機和第二拋光機連接有開關,且開關連接有外部電源。
優選的,所述卡塊直徑與卡槽高度相適配,且卡塊與卡槽形成滑動配合。
優選的,所述噴涂管內部盛放有拋光膏。
優選的,所述卡槽的俯視圖為Z型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該拋光機構具有粗細拋光的兩種效果,解決了以往一次僅能進行一種拋光,若要細拋光則需要更換拋光葉片的現象,滿足了大多數拋光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拋光過程中采用夾管夾持,避免拋光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
2、該拋光機構的夾持處采用了夾管夾持,能夠適應不同直徑大軸,且夾管兩側的螺栓,與軸接觸的一端還粘接有橡膠墊,能夠有效降低因拋光固定過程中對軸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壞,且在粗細拋光的過程中,還加入了的噴涂拋光膏的過程,從而使得拋光效果更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軸用拋光機構的整體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軸用拋光機構的整體結構俯視圖。
圖中:1電動機、2夾管、3螺栓、4固定座、5卡塊、6工作臺、7卡槽、8第一拋光機、9圓管、10噴涂管、11活塞桿、12第二拋光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奧普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市奧普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5945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