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導通切換機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11058895.3 | 申請日: | 2019-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98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玠;王法睿;張裕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灣華杰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華杰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1/56 | 分類號: | H01H1/56;H01H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安利霞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切換 機構 | ||
1.一種導通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容納殼體,所述容納殼體包括一蓋體及一底座,并形成一容置空間,所述底座的頂面設有一對固持件,每一所述固持件的內(nèi)側面各形成一底座連接部;
一操作推柄,所述操作推柄的頂端外露于所述蓋體,所述操作推柄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容置空間內(nèi);
一固定端子組,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端子組具有一對常時接觸端子、一對第一通路端子、及一對第二通路端子;
一可動端子模塊,所述可動端子模塊具有第一可動端子、第二可動端子、及一絕緣部件,所述絕緣部件局部地包覆所述第一可動端子及所述第二可動端子,所述第一可動端子與所述第二可動端子各為一體沖壓成型的結構,所述第一可動端子具有一形成于其一端的第一可動接點及一形成于其另一端的第一端子支點部,所述第二可動端子具有一形成于其一端的第二可動接點及一形成于其另一端的第二端子支點部,所述第一端子支點部與所述第二端子支點部抵接于一對所述常時接觸端子,所述第一可動接點與所述第二可動接點可動地接觸于所述一對第一通路端子或所述一對第二通路端子;
一支桿,所述支桿具有一受力部及一支桿連接部,所述受力部能抵接于所述操作推柄的所述底端,所述支桿連接部的前端可轉動地連接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底座連接部;所述支桿連接部的前端呈分叉狀而具有一對弧狀爪部,所述底座連接部呈圓桿狀,所述一對弧狀爪部夾持于所述底座連接部,以使所述支桿連接部能沿著所述底座連接部轉動;以及
一彈性件,所述彈性件的一端連接于所述支桿的一部分,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可動端子模塊的一部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通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動端子模塊的所述第一可動端子包括一第一本體部、一第一突出部、一第一延伸部及一橫跨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及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別一體成型地由所述第一本體部的向后及向前延伸并且外露于所述絕緣部件,所述第一突出部形成所述第一端子支點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形成所述第一可動接點,所述橫跨部由所述第一本體部朝向所述第二可動端子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可動端子的所述橫跨部形成一組合掛孔,所述組合掛孔外露于所述絕緣部件,所述彈性件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組合掛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通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跨部的所述組合掛孔呈水滴狀,包括一弧狀內(nèi)緣及二斜向內(nèi)緣相連結以圍繞形成所述組合掛孔,所述二斜向內(nèi)緣限制所述彈性件的橫向位移。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通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動端子的所述橫跨部還沿一平面朝前延伸形成一前端部,所述前端部突出于所述絕緣部件。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通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動端子模塊的所述第二可動端子包括一第二本體部、一第二突出部、及一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及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別一體成型地由所述第二本體部的向后及向前延伸并且外露于所述絕緣部件,所述第二突出部形成所述第二端子支點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形成所述第二可動接點;其中所述第二本體部形成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可動端子的所述橫跨部部分延伸至所述凹陷部內(nèi)。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導通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跨部具有一斜向段及一后突段,所述斜向段傾斜于所述第二本體部的縱長方向,所述后突段連接于所述斜向段且平行于所述第二本體部的縱長方向;所述第一本體部形成一前突部,所述前突部平行于所述第一本體部的縱長方向且與所述后突段相對,形成一T形槽與所述絕緣部件結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通切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第一通路端子鄰近于所述一對第二通路端子,所述第一通路端子具有一第一滑接部及一第一插腳,所述第二通路端子具有一第二滑接部及一第二插腳,所述第一滑接部鄰近于所述第二滑接部并且沿著平行于所述操作推柄的縱長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插腳由所述第二滑接部朝遠離所述第一通路端子的方向延伸而位于所述第一通路端子與所述常時接觸端子之間,所述常時接觸端子具有一常時接觸部及一常時插腳,所述常時接觸部相對于所述第一滑接部及所述第二滑接部,所述第二插腳位于所述第一插腳與所述常時插腳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灣華杰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華杰電子有限公司,未經(jīng)臺灣華杰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華杰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5889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