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面板組件及顯示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58882.6 | 申請日: | 2019-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804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1 |
| 發明(設計)人: | 侯少軍;梅新東;王超;劉廣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3 | 分類號: | G02F1/1333;G02F1/13357;G02F1/1335;G02F1/1334;H01L27/32 |
| 代理公司: | 44570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新干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光區域 顯示面板組件 采光組件 顯示面板 透明狀態 顯示器 非采光區域 顯示模式 采光 正對 申請 背面 轉換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組件及顯示器。其中,該顯示面板組件包括:一采光組件;一顯示面板,其包括采光區域以及非采光區域,所述位于所述采光組件的所述顯示面板的背面并與所述采光區域正對,所述采光區域包括透明狀態以及顯示模式,所述顯示面板在所述采光組件進行采光時將采光區域轉換為透明狀態。本申請具有可以提高顯示面板組件及顯示器的屏占比的有益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顯示面板組件及顯示器。
背景技術
顯示面板技術發展至今,屏幕的屏占比成為現今產品差異化的重要標準,如今的顯示面板越來越朝著全面屏的方向發展。在傳統的手機顯示中,手機頂部總會留出一定的寬度放置手機聽筒、紅外識別模塊和前置攝像頭等模塊,這無疑會影響顯示面板的屏占比。異型顯示技術,通過在顯示面板上部的異型切割,如U-cut(U型切割)、O-cut(O型切割)等,可以將上述功能模塊置于異型切割區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顯示屏占比。但這種技術始終會留下較大的非顯示區域,顯示面板的屏占比仍有較高提升空間。
為了提高屏占比,終端設備正面的多種傳感器需要進行更合理的布局。目前指紋識別、聽筒等器件已經能夠較好地集成到顯示面板的下方,但是終端設備的前置攝像頭的位置設計不能較好地解決。由于終端設備中一些功能器件如攝像頭、光線傳感器的采光需求,顯示屏幕難以實現最佳的屏占比。
因此,現有技術具有缺陷,急需改進。
申請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面板組件及顯示器,具有可以提高顯示器的屏占比的有益效果。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組件,包括:
一采光組件,其用于采集光信號;
一顯示面板,其包括采光區域以及非采光區域,所述位于所述采光組件的所述顯示面板的背面并與所述采光區域正對,所述采光區域用于在所述采光組件進行采光時轉換為透明狀態。
在本申請所述的顯示面板組件中,所述顯示面板包括:
陣列基板,其包括第一區域以及第二區域;
側入式背光單元,其設置于所述第一區域;
透明基板,其與所述陣列基板的第二區域相對;
液晶層,其夾設在所述陣列基板的第二區域以及所述透明基板之間。
在本申請所述的顯示面板組件中,所述側入式背光單元包括紅色LED發光體、綠色LED發光體以及藍色LED發光體,所述紅色LED發光體、綠色LED發光體以及藍色LED發光體通過預設時序驅動發光實現場時序彩色顯示。
在本申請所述的顯示面板組件中,所述側入式背光單元為白色發光體,所述透明基板上設置有彩色濾光片以實現彩色顯示。
在本申請所述的顯示面板組件中,所述液晶層為PDLC或PNLC液晶分子層。
在本申請所述的顯示面板組件中,所述陣列基板的下表面設置有導光板。
在本申請所述的顯示面板組件中,所述顯示面板為OELD透明顯示面板。
在本申請所述的顯示面板組件中,所述采光區域的像素密度小于所述非采光區域的像素密度。
在本申請所述的顯示面板組件中,所述采光組件為攝像頭組件或光學傳感器。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器,包括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顯示面板組件。
本申請實施例中提供的顯示面板組件及顯示器通過采用透明的顯示面板,并在設置采光區域以及非采光區域,所述位于所述采光組件的所述顯示面板的背面并與所述采光區域正對,所述采光區域包括透明狀態以及顯示模式,所述顯示面板在所述采光組件進行采光時將采光區域轉換為透明狀態;從而可以提高屏占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5888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背光源散熱裝置及顯示裝置
- 下一篇:顯示裝置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