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自動高效脫氮除磷潮汐流人工濕地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58693.9 | 申請日: | 2019-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685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0 |
| 發明(設計)人: | 羅鳳禧;趙亞乾;宋金紅;李文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宜居環境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4;C02F3/30;C02F101/16;C02F101/38;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41170 鄭州智多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馬士騰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水池 濕地床體 高效脫氮 布設 集水池 自動閥 除磷 潮汐流人工濕地 出水口管道 高效微生物 維管束植物 自動控水器 防滲處理 介質吸附 離子交換 人工濕地 人工水草 生物提取 生物作用 濕地堵塞 污染水體 有機結合 布水管 共沉淀 集水管 潮汐 床體 分隔 快進 飄帶 吸附 微生物 還原 濕地 延伸 | ||
本發明涉及人工濕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自動高效脫氮除磷潮汐流人工濕地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配水池、濕地床體和集水池三大主體部分。配水池,其與經過防滲處理濕地床體分隔形成,該配水池內設置有人工水草型飄帶材料和電磁自動閥,并在該配水池的一側設置有布水管;濕地床體底部設置有集水管延伸至濕地出水口管道匯集形成集水池,池內布設填料和電磁自動閥、自動控水器;床體布設五種填料和高等維管束植物,伴隨微生物的協同作用,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將介質吸附、離子交換、共沉淀、高效微生物吸附還原、固定和生物提取有機結合,通過“潮汐”快進快出的原理,使得污染水體達到高效脫氮除磷的作用,并防止濕地堵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工濕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自動高效脫氮除磷潮汐流人工濕地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人工濕地系統主要有潛流型人工濕地及其垂直流人工濕地,在潛流濕地系統中,污水在濕地床的內部流動,因而一方可以充分利用基質表面生長的生物膜、豐富的根系及表層土和基質的截留等的作用,以提高其處理效果和處理能力。而垂直流人工濕地是水流在基質床中基本呈由上向下的垂直流,水流流經床體后被鋪設在出水端底部的集水管收集而排出處理系統。潛流型人工濕地與垂直流人工濕地有著明顯的缺點,潛流型人工濕地處理能力低,衛生條件差,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由于冬季氣候寒冷而不能正常運行,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COD、SS和TP,但濕地內的基質都處于淹沒狀態,致使其復氧效果不好,使濕地處于厭氧狀態不利于有機物的分解及硝化反應的進行,對TN去除效果較差。垂直流人工濕地的缺點在于基建要求較高,較易滋生蚊蠅,水由于重力作用在基質內非飽和流動,復氧效果與水平潛流人工濕地較好,然而仍然不能很好的滿足高濃度的有機物及氨氮去除的要求。對于氮磷含量較高或者污水濃度大幅度變動時,很多濕地難以達到設計要求,為解決這一問題設計單位在設計時往往留有足夠的負荷空間,但占地面積缺大大增加;另外很多濕地監管意識和管理的缺失往往導致濕地堵塞、縮短濕地使用壽命,造成難以預估的損失。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全自動高效脫氮除磷潮汐流人工濕地及其使用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全自動高效脫氮除磷潮汐流人工濕地,包括配水池、濕地床體和集水池;配水池與濕地床體相連接,配水池位于濕地床體上部一側,濕地床體與集水池相連接,集水池位于濕地床體下部一側;
所述配水池一側上部設置布水管,配水池與濕地床體通過布水管相連通;
所述集水池一側設置集水管,集水池與濕地床體通過集水管相連接,
所述濕地床體內設置床體填料,床體填料上部設置水生植物;
所述床體填料包括覆蓋層一、填料層二、填料層三、過渡層四、排水層五,覆蓋層一、填料層二、填料層三、過渡層四、排水層五由上至下依次布置;
所述覆蓋層一為礫石層,填料層二為陶粒層,填料層三為鋁污泥填料,過渡層四為粗砂層,排水層五為粗礫石層,礫石層、陶粒層、鋁污泥填料、粗砂層和粗礫石層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礫石層下部設置陶粒層,陶粒層下部設置鋁污泥填料,鋁污泥填料下部設置粗砂層,粗砂層下部設置粗礫石層;
所述布水管上安裝電磁閥;集水管上安裝有電磁閥和自動控水器。
所述布水管選用PVC管道布水,布水管位于濕地床體的一側四周打孔,集水管深入至濕地床體內的側壁四周開設穿孔,穿孔為貫通的圓孔狀,穿孔均勻分布與集水管外壁。
所述濕地床體采用防滲處理。
所述礫石層的粒徑為8-16mm,礫石層的厚度為10-20cm;所述陶粒層的粒徑為2-6mm,陶粒層的厚度30-45cm;所述鋁污泥填料的厚度為30-50cm; 所述粗砂層的粒徑為5-10mm,粗砂層的厚度為10-20cm;所述粗礫石層的粒徑為16-32mm,粗礫石層的厚度為20-3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宜居環境建設有限公司,未經河南宜居環境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5869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