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面向醫療大數據的云霧混合路徑確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57968.7 | 申請日: | 2019-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302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任智源;付振坤;程文馳;陳晨;張海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陜西電子工業專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華;黎漢華 |
| 地址: | 71007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向 醫療 數據 云霧 混合 路徑 確定 方法 | ||
1.一種面向醫療大數據的云霧混合路徑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1)將高性能的服務器集群組成云計算層,將醫院中的交換機、路由器這些網絡邊緣設備組成霧計算層,將諸多醫療檢測設備與目標用戶終端組成終端用戶層,以形成醫院的云霧混合網絡;
(2)構建有向無環圖,并確定子任務節點間的連通關系;
(2a)將醫療大數據任務分解為由多個具有明確輸入輸出關系的子任務節點所組成的有向無環圖:DAG=(ΩQΓ),其中,Γ為DAG的邊集合,Ω為DAG的節點集合,
Ω={w1,w2,...,ws,ws+1,...,wl-1,wl|s≥1,l>s+1},w1,w2,...,ws為s個任務起點,
ws+1,...,wl-1為中間子任務處理節點,wl為任務終點;
(2b)定義φ↑(wi)={wj|(wj,wi)∈Γ,wi∈Ω,wi≠wj}為Ω中任一任務節點wi所對應的前向節點集合;
(3)構建無向連通圖UG,并確定節點間的最短通路;
(3a)將醫院的霧計算層網絡表示成無向連通圖UG=(V,E),其中,E為UG的邊集合, V={v1,v2,...,vs,vs+1,...,vt-1,vt|s≥1,t>s+1}為UG的節點集合,v1,v2,...,vs為s個實際的數據源節點,即醫療檢測設備的直連網絡節點,vt為目標用戶的直連網絡節點;
(3b)對于任意節點對vi,vj∈V,定義為從節點vi傳輸單位數據量至節點vj的最短時延,為從節點vi傳輸單位數據量至節點vj的最短通路,定義為UG中所有節點對的最短通路集合;
(4)設置節點映射規則和對應邊映射規則,定義DAG中的子任務節點wi與UG中的網絡節點vq的映射關系式為:
當時,子任務節點wi被映射為網絡節點vq;當時,子任務節點wi不會被映射為網絡節點vq;
(5)基于(4)的映射規則,將DAG中的所有子任務節點集合Ω和邊集合Γ映射到UG中的網絡節點集合V和最短通路集合P:
如果表示DAG中的子任務節點wi被映射為UG中的網絡節點vq,則定義子任務節點wi在網絡節點vq處的計算時延為Tc(wi);
如果DAG中的有向邊(wj,wi)被映射為UG中的最短通路則定義DAG中的子任務節點wi的前向節點wj到wi的數據傳輸時延為
(6)將任務起點w1,w2,...,ws的計算時延限制為0,則定義DAG中的總任務在進行到子任務節點wi時的累積時延為:
其中,T(wj)為子任務節點wi中前向節點wj的累積時延,Tc(wi)為子任務節點wi的計算時延,為前向節點wj到子任務節點wi的數據傳輸時延;
(7)定義DAG中的總任務處理時延為T(G),則根據式2,得到T(G)為DAG中任務終點wl的處理時延:
T(G)=T(wl) 3
(8)將DAG中所有任務節點與UG中所有網絡節點的映射關系構成一個l×t維的向量X:
(9)基于(4)的映射規則,得到一個滿足映射規則的映射關系向量X的集合:
S={X(1),X(2),...,X(i),...X(M)} 5
其中,X(i)表示第i個映射關系向量X,i∈{1,...,M},M為映射關系向量X的總數;
(10)基于BPSO算法在式5中求出一條最優的節點映射關系向量Xb=min{S},根據Xb得到DAG到UG的節點映射關系B和邊映射關系C,根據節點映射關系B和邊映射關系C得出任務傳輸的最優路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57968.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