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模制品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50902.5 | 申請日: | 2019-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71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崔基弘;姜兌坤;金善英;梁圣佑;李尚勛;張誓悕;河棟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天尖端材料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L51/04;C08L33/12;C08K3/30;C08K5/539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袁媛;王珍仙 |
| 地址: | 韓國全***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塑性 樹脂 組合 形成 制品 | ||
本發明公開了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模制品。該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括:1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樹脂;5重量份至20重量份的橡膠改性的芳族乙烯基共聚物樹脂;0.5重量份至3重量份的馬來酸酐接枝的橡膠聚合物;50重量份至100重量份的玻璃纖維;10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硫酸鋇;和5重量份至20重量份的磷阻燃劑。該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具有高的比重以及在抗沖擊性、耐候性、阻燃性、流動性等方面良好的特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模制品。更具體地,本發明涉及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模制品,該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具有高的比重并且在抗沖擊性、耐候性、阻燃性和流動性方面展示良好的特性。
背景技術
包括聚碳酸酯樹脂等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在抗沖擊性、阻燃性、加工性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特性,以有利地用于電氣/電子產品的外殼和用于辦公機器的內部/外部材料。
當這種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應用于揚聲器時,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可包括預定量的無機填料,比如滑石、硅灰石、玻璃纖維等,以增加揚聲器材料的比重,從而提高揚聲器的聲音質量。
然而,當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括過量的無機填料時,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可遭受聚碳酸酯樹脂的分解,造成機械特性、耐候性、阻燃性等的劣化,以及對使用樹脂組合物產生的產品的損壞。
因此,需要開發具有高的比重并且在抗沖擊性、耐候性、阻燃性和流動性(加工性能)方面展示良好的特性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以確保良好的聲音質量。
本發明的背景技術在美國專利第5,061,745號中公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方面是提供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和由其形成的模制品,該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具有高的比重特征并且在抗沖擊性、耐候性、阻燃性和流動性方面展示良好的特性。
1、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涉及熱塑性樹脂組合物。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括:100重量份的聚碳酸酯樹脂;5重量份至20重量份的橡膠改性的芳族乙烯基共聚物樹脂;0.5重量份至3重量份的馬來酸酐接枝的橡膠聚合物;50重量份至100重量份的玻璃纖維;10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硫酸鋇;和5重量份至20重量份的磷阻燃劑。
2、在實施方式1中,橡膠改性的芳族乙烯基共聚物樹脂可包括橡膠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和芳族乙烯基共聚物樹脂。
3、在實施方式1或2中,橡膠改性的乙烯基接枝共聚物通過包括芳族乙烯基單體和乙烯基氰化物單體的單體混合物與橡膠聚合物的接枝聚合而制備。
4、在實施方式1至3中,馬來酸酐接枝的橡膠聚合物可包括選自下述的組中的至少一種:馬來酸酐接枝的乙烯-辛烯橡膠(EOR-g-MAH)、馬來酸酐接枝的乙烯-丁烯橡膠(EBR-g-MAH)、馬來酸酐接枝的乙烯-丙烯-二烯單體三聚物(EPDM-g-MAH)、馬來酸酐接枝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馬來酸酐接枝的聚丙烯(PP-g-MAH)和馬來酸酐接枝的聚乙烯(PE-g-MAH)。
5、在實施方式1至4中,磷阻燃劑可包括選自下述的組中的至少一種:磷酸酯化合物、膦酸酯化合物、次膦酸酯化合物、氧化膦化合物和磷腈化合物。
6、在實施方式1至5中,馬來酸酐接枝的橡膠聚合物和硫酸鋇可以以0.03:1至0.1:1的重量比存在。
7、在實施方式1至6中,玻璃纖維和硫酸鋇可以以3:1至5:1的重量比存在。
8、在實施方式1至7中,如根據ASTM D256在1/8”厚的樣品上測量,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可具有10kgf·cm/cm至20kgf·cm/cm的切口懸臂梁式沖擊強度。
9、在實施方式1至8中,如根據方程1在具有50mm×90mm×3mm的尺寸的注射模塑樣品上測量,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可具有1至5的黃色指數差(ΔY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天尖端材料株式會社,未經樂天尖端材料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509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