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載具異物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50827.2 | 申請日: | 2019-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468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3 |
| 發明(設計)人: | 吳加富;繆磊;馬偉;馮小平;杜高峰;沈玉懿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富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8/10 | 分類號: | G01V8/10 |
| 代理公司: | 11250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韜 |
| 地址: | 21515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器 驅動結構 異物檢測 檢測 載具 異物檢測裝置 光電檢測器 驅動 部件連接 功能單一 機電控制 機電設備 可配置性 載具結構 配置的 槽形 聯動 下壓 | ||
本發明涉及異物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載具異物檢測裝置,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功能單一不可配置的缺陷,主要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載具異物檢測裝置,包括:檢測部件,所述檢測部件與載具結構相接觸,進行異物檢測;檢測器,所述檢測器與所述檢測部件連接,所述檢測器為槽形光電檢測器;驅動結構,所述驅動結構驅動所述檢測部件和所述檢測器同步進行接觸下壓載具的運動,通過驅動結構驅動檢測部件和檢測器之間的聯動,實現檢測器對異物檢測信息進行處理,從而可以進行機電控制相關的機電設備執行相應的動作,可以及時提醒工作人員處理,增加了處理結果的可配置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異物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載具異物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原有的生產方式已漸漸不能滿足現在的生產需求,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都需要通過改變原有的生產方式來提高生產效率,機器代替人工的方式也越來越普遍,很多從事鑄造生產的企業需要完成機器自動化改造來代替人工,從而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機械手就是企業不可或缺的一種的工具。
為了保證自動化流水線的安全性,在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工序上需要在線檢測產品中是否混入微小顆粒或者其他異物,因此需要一種機電設備進行檢測,為提高產品的質量或加工設備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現有的異物檢測設備的功能比較固定,除了基本的異物檢測功能外不具備與設備進行數據交互,不能進行預警報警操作,減少了異物檢測設備使用的自動化性能,影響了操作體驗。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功能單一不可配置的缺陷,從而提供載具異物檢測裝置。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載具異物檢測裝置,包括:
檢測部件,所述檢測部件與載具結構相接觸,進行異物檢測;
檢測器,所述檢測器與所述檢測部件連接,所述檢測器為槽形光電檢測器;
驅動結構,所述驅動結構驅動所述檢測部件和所述檢測器同步進行接觸下壓載具的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檢測部件包括由上至下的連接板、直線軸承、固定板和檢測板,所述固定板套設固定在所述直線軸承上,所述直線軸承底部設置有彈簧。
進一步的,所述檢測板遠離所述連接板的一側具有仿形面,所述檢測板中間具有定位孔,所述檢測板的一端兩角具有定位缺口。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所述檢測器,所述檢測器具有U型槽,所述連接板一端設置在所述U型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檢測器和所述檢測部件與載具結構工位個數相同,所述檢測器和所述檢測部件設置有兩個,所述檢測部件間通過直板連接,所述直板與所述驅動結構固定,所述驅動結構驅動所述直板上下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結構包括L型板,滑軌和滑塊,所述滑塊與所述直板固定連接,所述滑軌豎直固定在所述L型板上,所述滑塊在所述滑軌上滑移。
進一步的,所述檢測器與報警部件之間電連接。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提供的載具異物檢測裝置,通過驅動結構驅動檢測部件和檢測器之間的聯動,實現檢測器對異物檢測信息進行處理,從而可以進行機電控制相關的機電設備執行相應的動作,例如停止電機運轉,報警燈亮或者蜂鳴器鳴叫等情況,可以及時提醒工作人員處理,增加了處理結果的可配置性。
2.本發明提供的載具異物檢測裝置,結構簡單緊湊,使用時可自動運行,減少人力成本,同時機械檢測更加穩定,便于更換零部件,增加了該設備的可置換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富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富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508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