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磁共振成像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計算機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50348.0 | 申請日: | 2019-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416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明(設計)人: | 趙樂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55 | 分類號: | A61B5/055;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進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喬改利 |
| 地址: | 20180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磁共振 成像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計算機 設備 | ||
本申請涉及一種磁共振成像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計算機設備,在進行磁共振掃描時,根據不同期相的梯度變化類型對應的預設數據填充方式來進行K空間的數據填充,其中,相鄰期相中前一期相的最終梯度為后一期相的初始梯度,也就是說,相鄰期相的梯度互相銜接,從而,可以在數據填充的過程中極大地減少期相之間的梯度變化,從而可以大大減弱由于梯度變化產生的渦流,減少渦流偽影的產生,改善成像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磁共振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磁共振成像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計算機設備。
背景技術
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簡稱MRI)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據所釋放的能量在物質內部不同結構環境中不同的衰減,通過外加梯度磁場檢測所發射出的電磁波,即可得知構成這一物體原子核的位置和種類,據此可以繪制成物體內部的結構圖像。磁共振成像技術可用于獲取人體內部結構的圖像,由于快速變化的梯度磁場的應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因此,磁共振成像技術已成為現代醫學診斷中的一種常用技術手段。
在磁共振成像技術中,獲取的掃描數據被填充至K空間中。現有技術中,在進行數據填充時,通常采用沿K空間的相位編碼方向進行填充。然而,該填充過程中,存在較大的梯度變化,從而導致產生較強的渦流,進而造成運動偽影的產生,影響成像效果。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減弱渦流的磁共振成像方法、裝置、存儲介質及計算機設備。
一種磁共振成像方法,包括:
獲取當前期相對應的磁共振掃描數據;
按照所述當前期相的梯度變化類型對應的預設數據填充方式,將所述磁共振掃描數據填充至所述當前期相對應的K空間;
將所述當前期相的下一期相作為新的當前期相,并返回獲取當前期相對應的磁共振掃描數據的步驟,直至磁共振掃描結束;
在磁共振掃描結束后,根據所有期相對應的K空間中存儲的磁共振掃描數據得到對應的磁共振圖像;
其中,相鄰期相中的前一期相的最終梯度為后一期相的初始梯度。
一種磁共振成像裝置,包括:
數據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當前期相對應的磁共振掃描數據;
數據填充模塊,用于按照所述當前期相的梯度變化類型對應的預設數據填充方式,將所述磁共振掃描數據填充至所述當前期相對應的K空間;將所述當前期相的下一期相作為新的當前期相,并返回獲取當前期相對應的磁共振掃描數據的步驟,直至磁共振掃描結束;
圖像重建模塊,用于在磁共振掃描結束后,根據所有期相對應的K空間中存儲的磁共振掃描數據得到對應的磁共振圖像;
其中,相鄰期相中的前一期相的最終梯度為后一期相的初始梯度。
一種計算機設備,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存儲器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上述方法的步驟。
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的方法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503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