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內(nèi)球籠中本體的內(nèi)腔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11049023.0 | 申請日: | 2019-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58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啟云;張洪基;劉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車金喜汽配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B23B31/02 |
| 代理公司: | 嘉興海創(chuàng)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曾勇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nèi)球籠中 本體 加工 方法 | ||
1.一種內(nèi)球籠中本體的內(nèi)腔加工方法,內(nèi)球籠包括呈圓筒狀且兩端開口的本體,其特征在于,本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準備:備用呈筒狀的本體毛坯;
B、一次內(nèi)孔加工:將本體毛坯裝夾在機床的卡盤上,機床上的刀具由于本體端口處進入,刀具橫向進給過程中同時沿縱向進給,加工后在本體內(nèi)部形成錐孔狀的一次半成品;
C、二次內(nèi)孔加工:將一次半成品掉頭裝夾在機床的卡盤上,機床上的刀具由于本體端口處進入,刀具橫向進給過程中同時沿縱向進給,加工后在得到的二次半成品其兩端呈喇叭口狀;
D、三次內(nèi)孔加工:按照設定的切削量設置刀具的對應位置,然后刀具橫向進給,加工后得到直孔狀的本體;
所述步驟B中刀具的橫向進給速度為1—3厘米/10秒;
所述步驟B中刀具的縱向進給速度為0.4—0.6厘米/10秒;
所述步驟C中刀具的橫向進給速度與步驟B中刀具的橫向進給速度相同;
所述步驟C中刀具的縱向進給速度與步驟B中刀具的縱向進給速度相同;
所述步驟D后對本體內(nèi)端口以及外端口進行倒角處理;
所述步驟D后對本體內(nèi)端口以及外端口進行圓角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車金喜汽配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車金喜汽配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49023.0/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