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磁力吊裝的脫硝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48237.6 | 申請日: | 2019-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422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03 |
| 發明(設計)人: | 高峰;贠瑩;李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D53/86 | 分類號: | B01D53/86;B01D53/88;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磁力 吊裝 反應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脫硝反應器。該反應器包括反應器殼體和若干催化劑床層;每個所述催化劑床層均包括支撐梁、催化劑模塊和磁力吊裝梁;反應器殼體在對應每個催化劑床層的位置上設置一個以上催化劑安裝門;催化劑吊裝梁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中心線穿過各催化劑模塊的中心點,吊裝梁與該層的催化劑安裝門相連通;若干吊裝小車設置在吊裝梁下方,吊裝小車的下部設置電磁模塊,每個催化劑模塊的上方中心處均設有磁體,電磁模塊與其下方催化劑模塊上的磁體一一對應。本發明的脫硝反應器能夠實現催化劑模塊的自動安裝,同時還能夠實現對脫硝模塊的自動清灰操作。本發明的脫硝反應器能夠降低反應器的高度或提高催化劑的裝填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氣脫硝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利用磁力吊裝的脫硝反應器。
背景技術
許多工業煙氣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氣中容易形成酸雨及光化學煙霧,給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危害。國內對NOx排放控制日趨嚴格。
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法是目前工業應用中最主要的一種干法煙氣脫硝技術。SCR脫硝技術是在固體催化劑的作用下,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利用還原性氣體NH3與煙氣中的NOx反應,生成氮氣和水的過程。SCR脫硝技術因為運行方便、實施簡單、可靠性高且脫硝效率高等優勢被廣泛使用。
隨著脫硝系統運行時間的增加,煙氣中的灰分會在系統內聚集,壓差迅速升高,脫硝區域支撐承載大增,嚴重時甚至會壓彎支撐梁。積灰的存在還會造成催化劑的磨損,進而影響催化劑的脫硝效率。常用的脫硝反應器清灰方法是使用蒸汽吹灰器和聲波吹灰器。聲波吹灰器的吹灰強度有限,只能起到預防積灰的作用。蒸汽吹灰器工作介質用量大,運行成本高,且其會增大煙氣中的含濕量,使煙氣露點溫度身高,從而增大省煤器冷端結垢及腐蝕現象。無論是聲波吹灰器還是蒸汽吹灰器都存在支撐梁等死區無法徹底清灰的問題。聲波吹灰器以及蒸汽吹灰器都需要設置配套設施以提供工作介質高溫蒸汽或空氣等氣源。
通常脫硝催化劑安裝時首先使用吊裝裝置將催化劑模塊吊裝至安裝平臺催化劑安裝口,然后通過手拉葫蘆或滾筒將催化劑運送至反應器內安裝位置,催化劑模塊安放在下方的支撐梁上,這種安裝方式需要較大的安裝空間高度,因此脫硝反應器尺寸上往往需要做的很高,浪費空間的同時帶來一系列的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同時由于催化劑模塊的重量往往都達到幾百公斤,這種傳統的安裝方法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
申請號201820163224.8的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帶清灰裝置的煙氣脫硝反應器。其將反應器模塊支撐在獨立的支撐框架上,從而減少反應器殼體的鋼板厚度,減少成本。在排煙腔處設置排灰口,便于粉塵的收集。但是這種方法存在以下問題:(1)仍然存在使用蒸汽吹灰帶來的一系列弊端;(2)對反應器的尺寸有限制,不適用于大煙氣量的脫硝反應器;(3)支撐結構需要占用較大的場地,對裝置場地有限的情況不適用。
申請號CN201821426979.9的專利中公開了一種脫硝反應器,利用進氣氣流與催化劑上方的彈簧作用,使催化劑托架發生振動,從而達到清灰的目的。但存在著反應器內煙氣流由分布不均勻進而影響脫硝效率的問題。
申請號CN200510095743.2的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懸吊式煙氣脫硝反應器,其在反應器殼體外設置吊梁,利用吊桿連接催化劑托盤,利用振動實現清灰。但這種方法存在著催化劑模塊安裝不便,催化劑托盤上存在清灰死區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磁力吊裝的脫硝反應器。所述的吊裝方式是利用吊裝梁上的電磁模塊吸引帶有磁體的催化劑模塊,通過電磁模塊在吊裝梁軌道上的移動,從而達到吊裝移動催化模塊的目的。通過改變電磁模塊的磁力大小,還可實現對脫硝反應器內的催化劑模塊的振動清灰操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脫硝反應器,所述脫硝反應器包括豎直設置的反應器殼體和若干催化劑床層;
每個所述催化劑床層均包括支撐梁、脫硝催化劑模塊和磁力吊裝梁;反應器殼體在對應每個催化劑床層的位置上設置一個以上的催化劑安裝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482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氮氣選擇性吸附劑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汽車覆蓋件的錐形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