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聚合物修飾的納米金光熱效應靶向藥物遞釋復合脂質體及其實施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47768.3 | 申請日: | 2019-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938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斌;李東;張倩倩;賈浩;邢林莊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9/127 | 分類號: | A61K9/127;A61K41/00;A61K45/00;A61P9/00;A61P17/00 |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博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金顆粒 靶向藥物 聚合物修飾 脂質體 纖溶 熱效應 血管 藥物靶向釋放 復合脂質體 血液動力學 堵塞 光熱效應 光熱作用 物理特性 血栓形成 有效結合 囊泡 脂膜 脂質 聚合 體內 停留 響應 應用 保證 | ||
1.一種基于聚合物修飾的納米金光熱效應靶向藥物遞釋復合脂質體,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修飾的脂質體、納米金顆粒和促凝及抗纖溶靶向藥物,納米金顆粒和促凝及抗纖溶靶向藥物設置在脂質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物修飾的納米金光熱效應靶向藥物遞釋復合脂質體,其特征在于,脂質體包括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膽堿、二棕櫚酰磷脂酰膽堿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聚合物修飾的納米金光熱效應靶向藥物遞釋復合脂質體,其特征在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膽堿、二棕櫚酰磷脂酰膽堿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的摩爾比為(80~85):10:(5~10),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膽堿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摩爾比為(8~17):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物修飾的納米金光熱效應靶向藥物遞釋復合脂質體,其特征在于,脂質體為類細胞膜結構,脂質體受熱形成的囊泡直徑大于等于聚集前脂質體直徑的20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物修飾的納米金光熱效應靶向藥物遞釋復合脂質體的實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復合納米脂質體注入血管內,當Nd:YAG激光作用于靶向區域時,復合脂質體當中的納米金顆粒以及血管中的紅細胞與激光進行相互作用,在血液產生熱凝結的同時,包裹納米金顆粒的復合熱敏脂質體局部溫度升高;
S2、當復合熱敏脂質體的局部溫度升高至聚乙二醇聚合物相變溫度時,脂質膜與變性的PEG聚合物相互作用,產生聚集現象形成囊泡堵塞病變血管;
S3、采用低能量的激光照射,當復合熱敏脂質體的局部溫度達到脂質體相變溫度時,脂質體內促凝及抗纖溶靶向藥物進行靶向釋放,促進血栓形成和抑制纖溶;
S4、病變血管完全被堵塞造成局部缺血,隨后萎縮直至消失。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采用靜脈注射方式將復合納米脂質體注入血管內。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Nd:YAG激光的激光能量密度為10~57J/cm2,脈沖數為3~8,脈沖寬度為0.3~0.5ms,頻率為1~10Hz,光斑尺寸為2~4mm。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囊泡為微米尺寸,采用30~35J/cm2入射激光能量照射后,10min內囊泡的生長直徑為80~200μm。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采用10~12J/cm2的低能量入射激光,利用納米金顆粒光熱效應,當溫度達到脂質體相變溫度時,內部包載的藥物在病變血管區域釋放。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物修飾的納米金光熱效應靶向藥物遞釋復合脂質體在病變血管疾病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4776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