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壓倍增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44897.7 | 申請日: | 2019-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124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唐重林;方劉祿;朱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芯創智(北京)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07 | 分類號: | H02M3/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悅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文永明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北京經濟***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壓 倍增 電路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壓倍增電路,屬于DC?DC變換器領域。本發明所述的電壓倍增電路包括時鐘升壓電路和2倍壓電荷泵電路,所述的時鐘升壓電路的輸入為兩相不交疊時鐘clk和clkn,輸出為兩對非交疊時鐘ph1和ph1n,ph2和ph2n;所述的2倍壓電荷泵電路采用兩路互補結構,2倍壓電荷泵電路的輸入為電源電壓Vin和時鐘升壓電路輸出的兩對非交疊時鐘ph1和ph1n,ph2和ph2n。采用本發明所述的電路,可有效提高電荷泵的效率和減小輸出電壓的紋波,并且所有MOS器件都采用低壓器件,而沒有耐壓問題,可有效減小芯片面積及損耗,提高電壓轉換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DC-DC(直流-直流)變換器領域,涉及一種集成電路電壓產生電路,具體涉及一種半導體晶體管的電壓倍增電路。
背景技術
電壓倍增電路是電荷泵電路的核心電路,它應用于一些需用高電壓、小電流的地方,或者芯片片外供電單一,片內還需要一高壓才能維持整個電路正常工作的地方。近年來常用Dickson電荷泵電路實現電壓倍增和升壓電路。該電路在技術文獻(John F.DicksonOn-chip High-Voltage Generation inMNOS Integrated Circuits Using an ImprovedVoltage Multiplier Technique IEEE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VOL.SC-11,NO.3pp.374-378JUNE1976.)中有詳細記載。上述Dickson電荷泵電路,以二極管作為開關元件、將電荷漸次向次級傳送進行升壓。Dickson電荷泵具有不需要電感線圈的長處,但具有效率低,紋波大的缺點。
現有技術中,中國專利文獻CN105790574B(公開日2018.03.30)公開了一種電壓倍增電路,包括反相器、充電電容、低壓充電電路、高壓充放電電路,該電壓倍增電路還包括一隔離電路,所述隔離電路一端接電源,另一端接充電電容與所述低壓充電電路、高壓充放電電路之間的節點,以減弱所述充電電容與所述低壓充電電路、高壓充放電電路之間的高壓節點向電源漏電。另一中國專利文獻CN107634647A(公開日2018.01.26)一種電壓倍增電路,包括:充電控制電路,用于在輸入信號A的高電平控制下開啟充電電路;充電電路,用于在所述充電控制電路的輸出的控制下將所述充電電路的MOS電容充電至電源電壓;電壓提升電路,用于在所述輸入信號A為低電平時輸出高電平從而將所述充電電路的MOS電容的另一端的電壓即節點VDDx21的電壓提升1倍;倍增電壓傳輸電路,用于在所述輸入信號A為低電平時將所述充電電路的MOS電容的另一端的電壓輸出,所述充電控制電路與所述倍增電壓傳輸電路中采用的MOS管均為低壓MOS管。上述兩個技術方案雖然一定程度上節省了電路面積,改善了電壓倍增電路的倍增效果,但還是存在電荷泵中開關的導通電阻大,電路損耗大,電壓轉換效率低,輸出電壓紋波大等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壓倍增電路,以有效提高電荷泵的效率和減小輸出電壓的紋波,并且所有MOS器件都采用低壓器件,而沒有耐壓問題,可有效減小芯片面積及損耗,提高電壓轉換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壓倍增電路,包括時鐘升壓電路和2倍壓電荷泵電路,所述的時鐘升壓電路的輸入為兩相不交疊時鐘clk和clkn,輸出為兩對非交疊時鐘ph1和ph1n,ph2和ph2n;所述的2倍壓電荷泵電路采用兩路互補結構,2倍壓電荷泵電路的輸入為電源電壓Vin和時鐘升壓電路輸出的兩對非交疊時鐘ph1和ph1n,ph2和ph2n。
進一步,所述的非交疊時鐘ph1和ph1n的高低電壓范圍為0到Vin;所述的非交疊時鐘ph2和ph2n的高低電壓范圍為Vin到2Vin-Vth。
進一步,所述的時鐘升壓電路由MP1,MP2,MN1,MN2,MN3,MN4,C1和C2組成,其中,所述的MP1,MP2為PMOS管;所述的MN1,MN2,MN3,MN4為NMOS管;所述的C1,C2為電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芯創智(北京)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芯創智(北京)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4489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