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靶面小型化非制冷紅外連續變焦光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44515.0 | 申請日: | 2019-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162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海清;周楨;劉志廣 | 申請(專利權)人: | 凱邁(洛陽)測控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5/173 | 分類號: | G02B15/173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陽市自***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靶面 小型化 制冷 紅外 連續 變焦 光學系統 | ||
1.一種大靶面小型化非制冷紅外連續變焦光學系統,其特征是:由第一彎月形正透鏡(1)、雙凹負透鏡(2)、雙凸正透鏡(3)、第二彎月形正透鏡(4)、第三彎月形正透鏡(5)、探測器(7)組成;所述第一彎月形正透鏡(1)為前固定鏡;所述雙凹負透鏡(2)為變焦鏡;所述雙凸正透鏡(3)為變焦補償鏡;所述第二彎月形正透鏡(4)為后固定鏡;所述第三彎月形正透鏡(5)為溫度補償鏡;所述探測器(7)為非制冷紅外探測器;所述以上透鏡及探測器(7)依序由左至右共光軸設置;在由長焦向短焦變焦過程中,雙凹負透鏡(2)向第一彎月形正透鏡(1)方向移動,雙凸正透鏡(3)向第二彎月形正透鏡(4)方向移動,第一彎月形正透鏡(1)、第二彎月形正透鏡(4)位置保持原位;
所述以上各透鏡焦距需滿足以下條件:
1.9≤f1/f≤2.1,-0.9≤f2/f≤-0.8,2.25≤f3/f≤2.45,5.0≤f4/f≤5.2,1.25≤f5/f≤1.35;
其中:f為光學系統短焦狀態的焦距,
f1為第一彎月形正透鏡(1)的有效焦距,
f2為雙凹負透鏡(2)的有效焦距,
f3為雙凸正透鏡(3)的有效焦距,
f4為第二彎月形正透鏡(4)的有效焦距,
f5為第三彎月形正透鏡(5)的有效焦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大靶面小型化非制冷紅外連續變焦光學系統,其特征是:在變焦過程中,雙凹負透鏡(2)、雙凸正透鏡(3)按照各自的運動規律沿光軸移動;雙凹負透鏡(2)、雙凸正透鏡(3)運動規律由凸輪控制實現,凸輪上設置的包絡線為雙凹負透鏡(2)、雙凸正透鏡(3)運動規律曲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大靶面小型化非制冷紅外連續變焦光學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彎月形正透鏡(1)、雙凹負透鏡(2)、雙凸正透鏡(3)、第二彎月形正透鏡(4)、第三彎月形正透鏡(5)的材質均為單晶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大靶面小型化非制冷紅外連續變焦光學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彎月形正透鏡(1)入光側、雙凹負透鏡(2)出光側、第三彎月形正透鏡(5)入光側表面均采用偶次非球面面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大靶面小型化非制冷紅外連續變焦光學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彎月形正透鏡(1)、雙凹負透鏡(2)、第三彎月形正透鏡(5)入光側的面型方程為:
其中,z為非球面沿光軸方向在高度為r的位置時,距非球面頂點的距離矢高,c為曲率,c=1/R,R表示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r為垂直光軸方向的徑向坐標,k為二次曲線常數,A為四階非球面系數、B六階非球面系數、C為八階非球面系數、D為十階非球面系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大靶面小型化非制冷紅外連續變焦光學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彎月形正透鏡(4)入光側采用衍射非球面面型,非球面上設置有衍射光柵,其面型方程為:
其中,z為非球面沿光軸方向在高度為r的位置時,距非球面頂點的距離矢高,c為曲率,c=1/R,R表示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r為垂直光軸方向的徑向坐標,k為二次曲線常數,A為四階非球面系數、B六階非球面系數、C為八階非球面系數;HOR為衍射級次,C1、C2、C3為衍射面系數,λ0為設計中心波長;n為第三彎月形正透鏡的折射率,n0為空氣折射率。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大靶面小型化非制冷紅外連續變焦光學系統,其特征是:在第三彎月形正透鏡(5)與探測器(7)之間設置有紅外探測器窗口保護玻璃(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凱邁(洛陽)測控有限公司,未經凱邁(洛陽)測控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4451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后置改焦鏡及攝像裝置
- 下一篇:一種長焦距大靶面紅外連續變焦光學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