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屏、背光模組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40496.4 | 申請日: | 2019-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506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8 |
| 發明(設計)人: | 熊遠江;冷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德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發兵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顯示屏 背光 模組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液晶顯示屏、背光模組及其制作方法,所得到的背光模組包括框體,位于框體內且設于框體一側的光源組件,設于框體內且位置與光源組件相對、以供來自光源組件的光射入的光學模組,以及第一端位于光學模組之上、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向光源組件延伸以將光源組件遮蓋的遮光層;還包括至少將遮光層的第二端、框體設有光源組件的一側的側面、以及與該側面相連接的底面外側的至少一部分包覆在內的包邊膜,且該包邊膜由非透光材料制成;通過該包邊膜可增強遮光層、框體以及位于二者之間的光源組件結構的穩固性,同時包邊膜還能起到遮光作用,可綜合提升背光模組的穩固性和可靠性,降低漏光情況的發生概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背光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晶顯示屏、背光模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背光模組為液晶顯示器面板的關鍵零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應充足的亮度與分布均勻的光源,使其能正常顯示影像,所謂背光源是位于液晶顯示器背后的一種光源,它的發光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液晶顯示模塊視覺效果,液晶本身并不發光,它顯示圖形或字符是它對光線調制的結果。
背光模組一般由用于承載背光源、反射板、導光板等構成的光學模組、以及用于承載背光源和光學模組的框體組成。為了避免背光模組應用到終端等具有顯示屏的設備上時出現漏光而影響顯示效果,一般會在光學模組上貼附遮光膜。但是,由于光學模組的穩固性差,尤其是在設置有背光源一側的穩固性差,容易導致背光源或遮光膜在運輸、裝配和使用過程中發生位置偏移,從而仍會出現漏光情況,導致背光模組良品率低且影響顯示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屏、背光模組及其制作方法,解決現有背光模組穩固性差、易出現漏光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背光模組,包括背光模組主體,所述背光模組主體包括:框體,位于所述框體內且設于所述框體一側的光源組件,設于所述框體內且位置與所述光源組件相對、以供來自所述光源組件的光射入的光學模組;所述背光模組主體還包括第一端位于所述光學模組之上、與所述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向所述光源組件延伸以將所述光源組件遮蓋的遮光層;
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至少將所述遮光層的第二端、所述框體設有所述光源組件的一側的側面、以及與該側面相連接的底面外側的至少一部分包覆在內的包邊膜,所述包邊膜由非透光材料制成。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光源組件包括設置于所述框體底面上的電路板、以及設置于所述電路板上的發光器件,所述遮光層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光學模組之上,第二端貼合在所述框體的頂面上。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框體為膠鐵一體框體,所述光源組件包括一端貼合在所述光學模組包括的導光板上,另一端貼合在所述框體側面膠體上的電路板、以及設置于所述電路板上的發光器件,所述發光器件位于所述框體底面與所述電路板之間,所述遮光層的所述第一端貼合在所述光學模組之上,所述第二端沿所述電路板延伸并與所述電路板齊平或伸出所述電路板。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包邊膜為能將與其接觸的面進行粘接的黑膠膜。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包邊膜為一體結構。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光學模組包括從以下往上依次設置的反射膜、導光板和增光膜。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光學模組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導光板和所述增光膜之間的擴散膜,所述增光膜包括上增光膜和下增光膜。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增光膜為一面呈棱鏡面的逆棱鏡片,所述逆棱鏡片的棱鏡面與所述導光板貼合。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屏,包括液晶面板和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組,所述液晶面板位于所述光學模組之上。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組的制作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德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德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404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