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礦化肌腱膠原在制備修復骨-肌腱連接處的藥物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39089.1 | 申請日: | 2019-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418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曉;唐睿康;潘海華;茵梓;陳揚武;陳小怡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8/39 | 分類號: | A61K38/39;A61P19/08;A61P19/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 地址: | 31005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肌腱 膠原 制備 修復 連接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礦化肌腱膠原在制備修復骨?肌腱連接處的藥物中的應用;所述礦化肌腱膠原是肌腱膠原浸泡在磷酸鈣納米簇中水浴加熱礦化形成礦化肌腱膠原。本發明制備得到的礦化肌腱膠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誘導性等,將其用于制備修復肌腱?骨連接處的藥物中的應用,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化的肌腱膠原在腱骨連接處修復的應用,屬于生物材料領域。具體地,本發明提供了礦化肌腱膠原及其制備方法,并明確了其在制備修復骨-肌腱連接處的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骨-肌腱連接點是肌腱、韌帶或關節囊與骨相接觸移行的部位,也是受力的主要部位,力通過關節從肌肉傳遞到骨骼,以維持身體的正常活動。肌腱-骨界面的纖維軟骨區將肌腱和韌帶整合到骨骼中,并在機械加載過程中吸收部分壓力以此來保護肌腱。由此可見,作為機械承重連接組織的骨-肌腱連接處是較容易受到損傷;而骨-肌腱連接處發生愈合的再生能力極低,不僅如此,機械性能也較差。
目前國內外對骨-肌腱連接處的治療仍是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移植的肌腱和骨之間的連接處容易形成瘢痕組織界面,不僅機械性能差,而且會導致再次斷裂。因此,肌腱末端與骨愈合是這個極其復雜的過程迫切需要新的修復策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礦化肌腱膠原來修復骨-肌腱連接處從而到達有效改進骨-肌腱連接處愈合的程度與速度。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了礦化肌腱膠原在制備修復骨-肌腱連接處的藥物中的應用;所述礦化肌腱膠原是肌腱膠原浸泡在磷酸鈣納米簇中水浴加熱礦化形成礦化肌腱膠原。
在上述應用中,所述的肌腱膠原與磷酸鈣納米簇的體積比為1:20~1:200。更優選地,體積比為:1:20~1:60。
上述應用中,所述的骨-肌腱連接處,包括肩袖腱骨連接處或跟腱腱骨連接處等
上述應用中,所述的骨-肌腱連接處,包括軟骨連接,即透明軟骨結合、纖維軟骨結合;如椎間盤等。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礦化肌腱膠原,該礦化肌腱膠原由包括如下步驟的方法制備得到:步驟S1:利用凍融法脫細胞制備肌腱膠原;步驟S2:將步驟S1中所得的肌腱膠原浸泡在磷酸鈣納米簇中水浴礦化形成礦化的肌腱膠原。
優選地,所述步驟S2的環境溫度為20℃-45℃,更優選為37℃。
優選地,磷酸鈣納米簇的濃度為1.55mg/ml~1.70mg/ml。
優選地,肌腱膠原與磷酸鈣納米簇的體積比為1:20~1:200。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礦化肌腱膠原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利用凍融法脫細胞制備肌腱膠原;
步驟S2:將步驟S1中所得的肌腱膠原浸泡在磷酸鈣納米簇中水浴礦化形成礦化的肌腱膠原
優選地,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驟S2的環境溫度為20℃-45℃,更優選為37℃。
優選地,上述方法中,磷酸鈣納米簇的濃度為1.55mg/ml~1.70mg/ml。
優選地,上述方法中,肌腱膠原與磷酸鈣納米簇的體積比為1:20~1:200。
本發明制備得到的礦化肌腱膠原,是在提取的肌腱組織上直接進行組織原位礦化,節省了大量時間,并能在修復肌腱-骨連接處(如同種異體移植)的過程中能盡可能降低瘢痕組織的產生,從而達到肌腱-骨連接處仿生修復、減少并發癥的作用。本發明制備的礦化肌腱膠原利用納米簇滲透作用構建仿生梯度礦化結構,構建高仿生肌腱-骨移行的復合組織裝配,促進肌腱-骨組織缺損修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90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