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量大尺寸大重量組件受力或力矩的裝置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38231.0 | 申請日: | 2019-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478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汪彤;張勝;王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5/00 | 分類號: | G01L5/00;G01L3/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萬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王建崗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量 尺寸 重量 組件 力矩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測量大尺寸大重量組件受力或力矩的裝置和方法,包括測功電機,測功電機具有筒狀外殼,筒狀外殼下部經擺動軸承連接固定基座,擺動軸承相對兩側分設有用于支撐外殼殼體的第一和第二浮動底座,第一和第二浮動底座與筒狀外殼殼體相接處分別設有由第一和第二靜壓軸承油提供的油膜;沿徑向,筒狀外殼殼體上連接向外伸展的臂部,經筒狀外殼殼體轉動時的帶動,臂部形成扭臂,扭臂轉動位的前方位設有可讀取和記錄其扭力和扭矩的記錄儀;測功電機具有轉子,與轉子同軸的浮動定子上裝有勵磁繞組;還包括可與電機主軸同軸轉動的輥筒,輥筒的部分輥面形成待測試機動車驅動輪的摩擦作用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大型精密機床設備領域的整車測功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測量大尺寸大重量組件受力或力矩的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大尺寸大重量組件來說,由于其尺寸大并且比較重的特點,因此,在采用現有技術的重力扭矩傳感器等常規手段來測量其受力或扭矩時,機械結構復雜,軸系長度增加,設備占用空間大,操作起來難度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可以快速準確測量大尺寸大重量組件受力或力矩的裝置。
其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施。
一種測量大尺寸大重量組件受力或力矩的裝置,包括:
一測功電機,所述測功電機具有一筒狀外殼,所述筒狀外殼的下部中間位經一擺動軸承連接一固定基座,所述擺動軸承的相對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于支撐所述筒狀外殼殼體的第一浮動底座和第二浮動底座,所述第一浮動底座與所述筒狀外殼殼體相接處設有由第一靜壓軸承油提供的油膜,所述第二浮動底座與所述筒狀外殼殼體相接處設有由第二靜壓軸承油提供的油膜;
沿徑向,所述筒狀外殼殼體上連接一向外伸展的臂部,經所述筒狀外殼殼體轉動時的帶動,所述臂部形成一扭臂,所述扭臂轉動位的前方位設有一可讀取和記錄其扭力和/或扭矩的記錄儀;
所述測功電機具有一轉子,與轉子同軸的浮動定子上裝有勵磁繞組;
還包括一可與電機主軸同軸轉動的輥筒,所述輥筒的部分輥面形成待測試機動車驅動輪的摩擦作用面。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擺動軸承為一豎向的關節軸承。
也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浮動底座具有一用于調節輥筒浮動范圍的第一滾動支撐調節機構。
還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浮動底座具有一用于調節的輥筒浮動平衡的第二滾動支撐調節機構。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之一,所述臂部沿水平方向向外伸展,所述記錄儀為一測力計,所述測力計位于所述臂部的下方位。
同樣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該裝置包括一個以上并排布置的所述輥筒,所述一個以上的輥筒的輥面分別形成待測試機動車不同驅動輪的摩擦作用面。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采用上述裝置測量大尺寸大重量組件受力或力矩的方法。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該測量裝置具有下列優點:
1、結構簡單零件少體積小,精度高;
2、功耗小方便調節;
3、沒有磨損,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測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測量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主軸輥筒滾動支撐部分的結構示意,圖3a和圖3b分別為不同角度的示意,其中圖3a為圖3b的俯視圖,為了便于表達,圖3a中刪除了測功電機外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82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