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質活性炭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36785.7 | 申請日: | 2019-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154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長明;張雨荷;吳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2/318 | 分類號: | C01B32/318;C01B32/342;H01G2/00 |
| 代理公司: | 50247 重慶航圖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霍本俊 |
| 地址: | 400715***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活性碳材料 制備 滸苔 碳材料前驅體 過氧化氫 活化 碳化 電化學性能 電容器儲能 電極材料 惰性環境 活化劑 孔隙率 生物質 大孔 烘干 介孔 洗滌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物質活性碳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滸苔洗滌并烘干得到碳源;(2)將步驟(1)中所得的碳源與過氧化氫混合活化,得到碳材料前驅體;(3)將步驟(2)中所得的碳材料前驅體在惰性環境中碳化后制得滸苔活性碳材料。本發明采用過氧化氫作為活化劑,并且利用對滸苔先活化再碳化的方法,制備的活性碳材料具有大量的介孔與大孔,極大的提高了比表面積及孔隙率。因此,本發明制備的活性碳材料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在電容器儲能器件以及其他電極材料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極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質活性炭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生物質是指任何可再生或可循環的有機質,包括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這些生命體排泄和代謝的所有有機質,具有價格低廉、來源豐富、環境友好等特點。部分海洋生物在水質污染較嚴重的時候就會瘋狂繁殖、生長,需要由人力來打撈,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滸苔為例,滸苔屬綠藻綱,石莼科藻類植物,由單層細胞組成,廣泛分布于全世界各海洋中。正常情況下與菌類一起共同保持著自然水體中的有機物與無機鹽、水質的清潔與污濁、上下游食物鏈等海洋生態平衡。滸苔本身無毒,但是由于人類社會污水的肆意排放、海水養殖業使用飼料無度以及全球變暖、海水升溫等因素導致滸苔大規模爆發,在世界范圍內引發多次綠潮災害。從2008年6月開始,大量滸苔從黃海中部海域票一直青島附近海域,青島近海海域及沿岸遭遇了突如其來、歷史罕見的滸苔自然災害。到目前為止,青島已經連續多年遭遇大規模滸苔登陸。大量滸苔漂浮聚集到岸邊,阻塞航道,同時滸苔大量堆積后腐爛繁殖時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散發惡臭氣味,同時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嚴重威脅沿海漁業、旅游業發展。據了解,僅青島市每年打撈滸苔就近百萬噸之多。如何在短時間內消耗大量的滸苔,將滸苔變廢為寶是拯救海洋生態環境的一個重大課題。
近年來,碳材料因為具有優異的導電性,良好的機械延展性、豐富的孔結構以及比表面積可調等特點受到了廣泛關注。目前,使用傳統制備活性炭的工藝方法制造的活性炭,比表面積相對較小,孔分布較少,極大限制了高性能儲能器件的發展。因此,由可再生的生物質材料制備高比表面積、孔隙發達的碳材料成為研究熱點。
公開號為CN106477574A、CN104167301B、CN106744784B、CN108400018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些利用滸苔制備碳材料的方法,這些方法通過碳化活化過程,保留滸苔纖維原管狀結構的基礎上,在滸苔管壁上形成大量的微孔與介孔,制備得到基于滸苔的多孔碳材料,增大了其比表面積及孔隙率。
但是,上述方法所采用的活化劑均為氫氧化鉀、氫氧化鈉、鹽酸、磷酸等,其造孔能力有限,最終得到的碳材料的比表面積及孔隙率不能滿足應用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物質活性炭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提高活性炭材料的比表面積及孔隙率。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生物質活性炭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滸苔洗滌并烘干得到碳源;
(2)將步驟(1)中所得的碳源與過氧化氫混合活化,得到碳材料前驅體;
(3)將步驟(2)中所得的碳材料前驅體在惰性環境中碳化后制得滸苔活性炭材料。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1)中,烘干溫度為60-120℃。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2)中,碳源與過氧化氫的質量比為2-20:1。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2)中,活化溫度為100-150℃,活化時間為1-3h。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步驟(3)中,以1-5℃/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700-900℃的碳化溫度,保持1-3h,然后冷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大學,未經西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678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