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IaaS宿主機節能的方法及其系統在審
申請號: | 201911036668.0 | 申請日: | 2019-10-29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553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3 |
發明(設計)人: | 曾憲力;史偉;閔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睿江云計算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智江網絡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F1/3206 | 分類號: | G06F1/3206;G06F1/329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iaas 宿主 節能 方法 及其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IaaS宿主機節能的方法及其系統,方法步驟包括:啟動宿主機,進入性能模式;自定義宿主機的節能模式,具體為:檢測宿主機的VM虛擬機數量,若VM虛擬機數量為0,則宿主機進入節能模式;在VM虛擬機數量不為0時,繼續檢測宿主機的硬件性能來控制宿主機的節能模式,包括:檢測CPU利用率,若CPU利用率低于設定閾值,則宿主機進入節能模式;或者檢測內存利用率,若內存利用率低于設定值,則宿主機進入節能模式;若宿主機依然處于性能模式的話,則收集宿主機的qemu進程數量,若qemu進程數量低于設定數量,則宿主機啟動節能模式。本發明能夠對宿主機的節能模式和性能模式進行結合分配,達到最優節能效果的同時也不影響宿主機效能發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虛擬機中宿主機的節能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IaaS宿主機節能的方法及其系統。
背景技術
互聯網發展到今日,服務器在2008年左右推出節能概念,通過CPU負載不高的情況下,把CPU的主頻降低,從而減少功率的輸出,實現節能。所有服務器通常在BIOS有一個節能模式設置。隨著云計算的發展,自動啟動節能模式,出現了一些無法預料的情況,例如云主機的客戶性能跑不上去等等,所有在虛擬化的IaaS層中,通常引導客戶不要啟動服務器的BIOS中的節能模式。
現有技術中,就出現就這樣的矛盾點:如何實現性能與節能的共存。例如,在虛擬化的環境中,多臺物理設備(宿主機)組合形成池的概念,這樣就可以讓客戶VM(虛擬機)自由地在物理設備資源池中靈活轉移,若全部關閉節能模式,使用高性能模式,這樣無論是否有VM云主機承載的物理設備,一直都使用一樣多的電能,設備的溫度上去了,也間接增加機房的中央空調電能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IaaS宿主機節能的方法及其系統,能夠對宿主機的節能模式和性能模式進行結合分配,達到最優節能效果的同時也不影響宿主機效能發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IaaS宿主機節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啟動宿主機,并使其進入性能模式;
S2、自定義宿主機的節能模式,若符合節能模式條件,則宿主機從性能模式進入節能模式,具體為:
S21、檢測宿主機的VM虛擬機數量,若VM虛擬機數量為0,則宿主機進入節能模式;若VM虛擬機數量不為0,則處于性能模式;
S22、在VM虛擬機數量不為0時,繼續檢測宿主機的硬件性能,包括:
檢測CPU利用率,若CPU利用率低于設定閾值,則宿主機進入節能模式;所述CPU利用率的設定閾值預先在宿主機上設定具體的數值;
S23、在步驟S22后,若宿主機依然處于性能模式的話,則收集宿主機的qemu進程數量,若qemu進程數量低于設定數量,則宿主機啟動節能模式;所述qemu進程數量的設定數量預先在宿主機上設定具體的數量值。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2中CPU利用率的設定閾值,其具體的數值為30%。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2、在VM虛擬機數量不為0時,繼續檢測宿主機的硬件性能,還包括:
檢測內存利用率,若內存利用率低于設定值,則宿主機進入節能模式;所述內存利用率的設定值預先在宿主機上設定具體的數值。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2中內存利用率的設定值,其具體的數值為50%。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3中qemu進程數量的設定數量,其具體的數量值為3。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IaaS宿主機節能的系統,包括VM虛擬機和其宿主機,所述宿主機包括節能模式模塊、性能模式模塊、VM虛擬機數量檢測模塊、CPU利用率檢測模塊、內存利用率檢測模塊以及qemu進程數量檢測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睿江云計算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智江網絡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睿江云計算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智江網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66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