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汽車B柱及其優化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911036403.0 | 申請日: | 2019-10-29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37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5 |
發明(設計)人: | 趙宏宇;周小川;趙萬忠;王巍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主分類號: | G06F30/15 | 分類號: | G06F30/15;G06F30/23;G06N3/12;B62D25/04;G06F111/04;G06F111/06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泊松比 結構 汽車 及其 優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汽車B柱及其優化方法,包含:B柱外板,B柱內板及負泊松比結構;所述B柱包含:外板上部和外板下部,二者焊接而成;所述B柱外板與B柱內板固定連接;所述負泊松比結構由內凹六邊形負泊松比單胞陣列而成,置于B柱外板與B柱內板之間,分別與B柱外板和B柱內板固定連接。本發明使得汽車側面碰撞中B柱的侵入量和侵入速度得到顯著降低,有效改善了側面耐撞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被動安全技術領域,具體指代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汽車B柱及其優化方法。
背景技術
在汽車各種碰撞形式當中,側面碰撞為最典型的事故類型之一。由于B柱是側面碰撞中主要的安全結構件之一,需要對B柱的結構進行優化設計,改善其耐撞性能,這對于保障汽車碰撞中乘客的人身安全、減少傷亡率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為CN201610309331.2,名稱為“一種汽車B柱的加強結構”中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B柱的加強結構,該加強結構包括加強板一和加強板二,加強板一和加強板二均沿縱向布置在B柱內板和B柱外板之間,加強板一和B柱外板之間形成有腔體一,加強板二與B柱外板之間形成有腔體二,加強板一和加強板二相互搭接并與B柱內板之間形成有腔體三,通過對加強板一和加強板二的結構及位置進行合理設計,使得汽車B柱內形成多個腔體結構,從而提高了汽車B柱的抗彎性能。但此方法提升B柱耐撞性的程度有限,同時不利于實現汽車輕量化。
發明內容
針對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汽車B柱及其優化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汽車B柱侵入量過大、耐撞性能不足等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的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汽車B柱,包含:B柱外板,B柱內板及負泊松比結構;
所述B柱外板采用拼焊板結構,包含:外板上部和外板下部,二者焊接而成;所述B柱外板與B柱內板固定連接;
所述負泊松比結構由內凹六邊形負泊松比單胞陣列而成,置于B柱外板與B柱內板之間,分別與B柱外板和B柱內板固定連接,用于車輛碰撞時吸收能量。
優選地,所述外板上部和外板下部的厚度分別為1.0mm和1.1mm。
優選地,所述B柱內板厚度為0.9mm。
優選地,所述B柱外板與B柱內板通過焊接方式與車身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負泊松比單胞單胞寬度15mm、壁板高度2.5mm、單胞高度9mm、斜壁板與橫壁板的夾角60度、壁板厚度1mm。
本發明的一種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汽車B柱的優化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步驟1:分別建立B柱外板、B柱內板和負泊松比結構的模型,并將上述模型進行幾何清理和網格劃分后組合成B柱模型,設置各初始值如下:B柱外板,上部分與下部分厚度分別為1.0mm和1.1mm,B柱內板厚度為0.9mm,負泊松比單胞寬度15mm、壁板高度2.5mm、單胞高度9mm、斜壁板與橫壁板的夾角60度、壁板厚度1mm;
步驟2:利用最優拉丁超立方實驗設計方法,對設計變量在變化范圍內選取60組樣本點,設計變量包括:負泊松比結構的五個變量單胞寬度a、壁板高度b、單胞高度h、斜壁板與橫壁板的夾角j、壁板厚度t,B柱外板的下部厚度t1、上部厚度t2和B柱內板厚度t3,變化范圍依次為:a:10-20mm,b:1.5-3.5mm,h:8-10mm,j:40-80度,t:0.5-1.5mm,t1:1-1.1mm,t2:0.9-1mm,t3:0.8-0.9mm;
步驟3:根據選取的樣本點,分別建立60組防撞車門有限元整車側面碰撞模型,并進行計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64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