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四位一體全營養復合微生物肥料在審
申請號: | 201911036396.4 | 申請日: | 2019-10-29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904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0 |
發明(設計)人: | 唐明;馬青崗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博格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4;C05G3/08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飛***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微生物肥料 中微量元素 微生物代謝產物 硫酸鉀 大量元素 黃腐酸鉀 磷酸一銨 四位一體 液體菌劑 有機物質 黃腐酸 全營養 糖化酶 螯合劑 尿素 經濟作物 | ||
一種四位一體全營養復合微生物肥料,每1000公斤所述復合微生物肥料包括如下組分:液體菌劑90?110公斤,尿素220?250公斤,黃腐酸鉀250?350公斤,磷酸一銨90?120公斤,硫酸鉀150?200公斤,中微量元素螯合劑1?2公斤,其余成分為糖化酶液體。本發明除含有氮、磷、鉀等大量元素,還含有經濟作物所需的有機物質、微生物代謝產物、黃腐酸以及鈣、鎂、硫、硼、鋅、錳、銅、鉬、鐵等中微量元素,適用于各種作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四位一體全營養復合微生物肥料。
背景技術
土壤中的常量營養元素氮、磷、鉀通常不能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求,需要施用含氮、磷、鉀的化肥來補足。而微量營養元素中除氯在土壤中不缺外,另外幾種營養元素則需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且可標明其含量的化肥,稱為復合肥料或混合肥料。化肥的有效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通常是度量化肥有效性的標準。品位是化肥質量的主要指標,它是指化肥產品中有效營養元素或其氧化物的含量百分率,如:氮、磷、鉀、鈣、鈉、錳等元素的百分含量。
微生物肥料又稱生物肥料、接種劑或菌肥(bacterial manure)等,是指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為核心,使農作物獲得特定的肥料效應的一類肥料制品。微生物資源豐富,種類和功能繁多,可以開發成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肥料。而且微生物菌株可以經過人工選育并不斷純化、復壯以提高其活力,特別是隨著生物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獲得所需的菌株已成為可能。
我國長期大量施用化肥,使單位化肥量的增產量下降,因此有效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已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因此,增加有機肥、微生物肥料的施用不再是權宜之計,而是提高產品品質、減少環境污染的一項有效措施。
發明內容
為更好的利用化肥和微生物肥,提高施肥效率,減輕施肥勞動量,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四位一體全營養復合微生物肥料。
本發明所述四位一體全營養復合微生物肥料,每1000公斤所述復合微生物肥料包括如下組分:
液體菌劑90-110公斤,尿素220-250公斤,黃腐酸鉀250-350公斤,磷酸一銨90-120公斤,硫酸鉀150-200公斤,中微量元素螯合劑1-2公斤,其余成分為糖化酶溶液;
所述液體菌劑中含有至少以下三種菌種,其中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膠凍樣芽孢桿菌的數量均不小于2億/克,所述糖化酶溶液中糖化酶的質量百分比為8-15%。
具體的,所述磷酸一銨為工業級磷酸一銨。
具體的,所述黃腐酸鉀為礦源黃腐酸鉀。
本發明所述四位一體全營養復合微生物肥料,除含有氮、磷、鉀等大量元素,還含有經濟作物所需的有機物質、微生物代謝產物、黃腐酸以及鈣、鎂、硫、硼、鋅、錳、銅、鉬、鐵等中微量元素。
本發明按照全面結合作物的生長特點,根據生物工程“以菌治菌”的生防原理研制而成,集有效活菌固氮、解磷、解鉀和微量元素營養植株、生根系、微生物防蟲治病、生物分泌物刺激作物生長等四大功能于一體,可以全面保證促進作物成長。
本發明適用于各種作物,尤其對棉花植株的抗逆性增強,病害少,抗旱耐漬,對棉花的黃枯病、枯萎病、小葉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既能促早發又能防早衰;提高坐果率;減少蕾花脫落,增產效果明顯。
本發明對玉米因重茬引起的葉斑病、黑粉病、黑穗病、銹病、線蟲病等;對小麥的銹病、白粉病、赤霉病;各種蔬菜因重茬引起的枯萎、霜霉、葉斑、病毒病等;梨、蘋果、葡萄、瓜類、花卉等因重茬引起的病害都有極強的預防和抑制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博格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陜西博格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63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