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天線模組和移動終端有效
申請號: | 201911036376.7 | 申請日: | 2019-10-29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11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1 |
發明(設計)人: | 賈玉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1Q1/50 | 分類號: | H01Q1/50;H01Q23/00;H01Q1/22;H01Q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賈偉;張穎玲 |
地址: | 5238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線 模組 移動 終端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天線模組,設置于移動終端中,包括:貼片天線,第一阻抗匹配電路,第二阻抗匹配電路,第一移相傳輸線,第二移相傳輸線和控制電路,其中,控制電路用于控制第一移相傳輸線與第二移相傳輸線處于連通狀態或者斷開狀態,當控制電路控制第一移相傳輸線與第二移相傳輸線處于連通狀態時,連通的第一移相傳輸線和第二移相傳輸線用于分別對第一射頻端口的饋電端的相位和第二射頻端口的饋電端的相位進行移相,使得貼片天線分別通過第一阻抗匹配電路另一端和第二阻抗匹配電路的另一端產生的極化方式為圓極化。本申請實施例還同時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貼片天線的極化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天線模組和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根據3GPP?TS?38.101協議的規定,5G?NR作為基于正交頻分復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的全新空口設計的全球性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5th?generation?mobile?networks)標準,主要使用兩段頻率,分別為:FR1頻段和FR2頻段,FR1頻段的頻率范圍是450MHz~6GHz,又叫sub-6GHz頻段;FR2頻段的頻率范圍是24.25GHz~52.6GHz,通常叫它毫米波(mm?Wave)。
目前,毫米波天線模組通常采用貼片天線或者偶極子天線形式,對于貼片天線,當沿著中心線某點饋電時,會激勵起對應邊長的諧振模式,產生線極化;對于偶極子天線,電流分布主要沿著偶極子兩臂,也是線極化;當貼片天線x,y方向上同時饋電,且饋電端口相位相差90度就激勵起圓極化,可見,現有的毫米波天線模組通常只能工作在線極化狀態或者圓極化狀態,從而影響天線對信號的接收性能。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天線模組和移動終端,能夠提高天線模組的對信號的接收性能。
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天線模組,設置于移動終端中,包括:貼片天線,第一阻抗匹配電路,第二阻抗匹配電路,第一移相傳輸線,第二移相傳輸線和控制電路;其中,
所述第一阻抗匹配電路的一端連接第一移相傳輸線的一端,所述第一阻抗匹配電路與所述第一移相傳輸線的連接端通過過孔連接至所述移動終端的射頻芯片的第一射頻端口,形成所述第一射頻端口的饋電端,所述第二阻抗匹配電路的一端連接第二移相傳輸線的一端,所述第二阻抗匹配電路與所述第二移相傳輸線的連接端通過過孔連接至所述射頻芯片的第二射頻端口,形成所述第二射頻端口的饋電端,所述控制電路設置于所述第一移相傳輸線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移相傳輸線的另一端之間;
所述控制電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移相傳輸線與所述第二移相傳輸線處于連通狀態或者斷開狀態;
當所述控制電路控制所述第一移相傳輸線與所述第二移相傳輸線處于所述連通狀態時,連通的所述第一移相傳輸線和所述第二移相傳輸線用于分別對所述第一射頻端口的饋電端的相位和所述第二射頻端口的饋電端的相位進行移相,使得所述貼片天線分別通過所述第一阻抗匹配電路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阻抗匹配電路的另一端產生的極化方式為圓極化。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的天線模組為上述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述的天線模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637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業管材加工流水線物料轉移裝置
- 下一篇:一種石材風炮打孔除塵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