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降低油液浪費的軸承裝配用注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34255.9 | 申請日: | 2019-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929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倪澤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普豐園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3/12 | 分類號: | F16N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仁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倩倩 |
| 地址: | 27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低 浪費 軸承 裝配 注油 裝置 | ||
1.一種降低油液浪費的軸承裝配用注油裝置,包括注油機構(1), 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機構(1)前端螺紋密封連接有注油管(2),且所述注油機構(1)外周面前半部頂側螺紋密封連接有抽油管(3);所述注油機構(1)內部可拆卸式安裝有可沿其內腔左右往復滑動的注油推動機構(4);所述注油機構(1)內部前端連接有橡膠球A(5),且注油機構(1)內部前半部頂側連接有橡膠球B(6);
所述注油機構(1)包括有半圓結構A(101)、出油端(102)、外螺紋(103)、抽油端(104)、注油腔(105)、圓形凹槽(106)、環形弧形缺口(107)、注油通孔(108),所述注油機構(1)整體結構為圓柱狀結構,其前端采用所述半圓結構A(101),所述注油機構(1)前端設置有與所述半圓結構A(101)圓滑過渡的所述出油端(102),所述注油機構(1)后端面向內開設有所述注油腔(105),所述注油機構(1)外周面前半部頂側設置有與其圓滑過渡的所述抽油端(104),且抽油端(104)頂端面開設有與所述注油腔(105)相連通的貫通孔,所述出油端(102)外周面及所述抽油端(104)外周面均設置有所述外螺紋(103);
所述出油端(102)前端面開設有一處所述圓形凹槽(106),且圓形凹槽(106)軸心部位開設有一處與所述注油腔(105)相連通的所述注油通孔(108),所述注油通孔(108)與所述圓形凹槽(106)相接部位開設有一處所述環形弧形缺口(107);
所述注油管(2)包括有內螺紋密封蓋A(201)、圓形通孔A(202)、軟管A(203)、金屬定型軟管A(204)、錐狀注油頭(205),所述內螺紋密封蓋A(201)與所述出油端(102)外周面所設置的所述外螺紋(103)螺紋相連接,且所述內螺紋密封蓋A(201)前端面軸心部位開設有一處與所述內螺紋密封蓋A(201)內凹端相連通的所述圓形通孔A(202),所述內螺紋密封蓋A(201)前端面固定粘接有一根與所述圓形通孔A(202)處于同一軸線的所述軟管A(203),且軟管A(203)內徑與所述圓形通孔A(202)直徑相一致,所述軟管A(203)前端固定粘接有一個所述錐狀注油頭(205),且錐狀注油頭(205)后端面與所述內螺紋密封蓋A(201)前端面之間共同固定連接有一根套接包裹在所述軟管A(203)外周面上的所述金屬定型軟管A(204);
所述抽油管(3)包括有內螺紋密封蓋B(301)、圓形通孔B(302)、軟管B(303)、金屬定型軟管B(304),所述內螺紋密封蓋B(301)與所述抽油端(104)外周面所設置的所述外螺紋(103)螺紋相連接,且所述內螺紋密封蓋B(301)頂端面軸心部位開設有一處與所述內螺紋密封蓋B(301)內凹端相連通的所述圓形通孔B(302),所述內螺紋密封蓋B(301)頂端面固定粘接有一根與所述圓形通孔B(302)處于同一軸線的所述軟管B(303),且軟管B(303)內徑與所述圓形通孔B(302)直徑相一致,所述內螺紋密封蓋B(301)頂端面還固定粘接有一根套接包裹在所述軟管B(303)外周面上的所述金屬定型軟管B(304);
所述注油推動機構(4)包括有橡膠活塞(401)、推桿(402)、半圓結構B(403),所述橡膠活塞(401)滑動密封在所述注油腔(105),且橡膠活塞(401)前端采用所述半圓結構B(403),所述橡膠活塞(401)后端面軸心部位固定連接有一根所述推桿(402);
所述橡膠球A(5)包括有松緊繩A(501),所述橡膠球A(5)位于所述圓形凹槽(106)內,且橡膠球A(5)通過呈環形陣列狀分布的四根所述松緊繩A(501)與所述圓形凹槽(106)內周面固定相連接,并且所述橡膠球A(5)與所述環形弧形缺口(107)處于內相切狀態;
所述橡膠球B(6)包括有松緊繩B(601),所述橡膠球B(6)位于所述注油腔(105)與所述抽油端(104)相連通部位,且橡膠球B(6)通過呈環形陣列狀分布的四根所述松緊繩B(601)與所述注油腔(105)與所述抽油端(104)相連通部位固定相連接,并且所述橡膠球B(6)與所述注油腔(105)與所述抽油端(104)相連通部位處于外相切狀態;
使用時,將注油管(2)中錐狀注油頭(205)對準并插入需要注油的軸承端,且注油管(2)中軟管A(203)外周面套接包裹有金屬定型軟管A(204),故通過金屬定型軟管A(204)的特性可保證在將錐狀注油頭(205)對準并插入需要注油的軸承端時,注油機構(1)無需跟隨注油管(2)同步位置調節,只要彎折金屬定型軟管A(204)便可改變注油管(2)的形狀,保證注油機構(1)在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錐狀注油頭(205)可對準并插入需要注油的軸承端內;
注油前,注油推動機構(4)中橡膠活塞(401)的半圓結構B(403)與注油腔(105)內腔的半圓結構A(101)端面相切,注油時,一只手握著注油機構(1),另一只手拉動注油推動機構(4),使橡膠活塞(401)沿注油腔(105)向外滑動,注油腔(105)內形成負壓,橡膠球A(5)受負壓吸力與環形弧形缺口(107)緊緊相切,密封住注油通孔(108),而橡膠球B(6)受負壓吸力與注油腔(105)與抽油端(104)相連通部位相分離,展露開抽油端(104)與注油腔(105)相連通的貫通孔,在負壓的吸力下,油箱內的潤滑油脂經由抽油管(3)抽吸入注油腔(105)內,操作人員根據當前軸承端需要注油的容量,自行選擇拉動注油推動機構(4)的距離,以掌握經由抽油管(3)抽吸入注油腔(105)內潤滑油脂的容量;
當抽吸入注油腔(105)內潤滑油脂的容量足夠后,反方向推動注油推動機構(4),使橡膠活塞(401)沿注油腔(105)向內滑動,這時橡膠球B(6)受負壓推力與注油腔(105)與抽油端(104)相連通部位緊緊相切,密封住注油腔(105)與抽油端(104)相連通的貫通孔,而橡膠球A(5)受負壓推力與環形弧形缺口(107)相分離,展露開注油通孔(108),在負壓推力下,注油腔(105)內的潤滑油脂從注油通孔(108)及注油管(2)受力推出,最終從注油管(2)中的錐狀注油頭(205)注射入需要注油的軸承端部位,因錐狀注油頭(205)插入在需要注油的軸承端部位內,故從錐狀注油頭(205)注射出的潤滑油脂將全部注射入需要注油的軸承端部位內,不會造成外泄浪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普豐園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普豐園林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4255.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著陸巡視器用復合材料連接分離裝置
- 下一篇:一種LED部件的排料執行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