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麥檢測分級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33297.0 | 申請日: | 2019-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872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蓮蓮;王植;孫利鑫;張倩;王明;于金瑩;譚雅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3/02 | 分類號: | G01N33/02;G01N21/3563;G01N5/00;B07B1/08;B07B1/42;B07B1/46 |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譚云 |
| 地址: | 10009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篩筒 傳感器 小麥 小麥檢測 數據處理模塊 體積測量 裝載杯 分級 稱重傳感器 紅外光感應 分級裝置 篩盤 等級標準 等級結果 敞口端 礦物質 測量 檢測 | ||
1.一種小麥檢測分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檢測機構和數據處理模塊,所述檢測機構包括相互連通的裝載杯和篩筒,所述篩筒設置在所述裝載杯的敞口端,所述裝載杯的內底側設有稱重傳感器,所述篩筒設有紅外光感應傳感器、體積測量傳感器和篩盤組件,所述稱重傳感器、所述紅外光感應傳感器、所述體積測量傳感器和所述篩盤組件均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檢測分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載杯包括杯體和把手,所述篩筒設置在所述杯體的敞口端,所述稱重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杯體的內底側,所述把手設置在所述杯體的外側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麥檢測分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設有控制開關,所述控制開關分別與所述篩盤組件和所述數據處理模塊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檢測分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筒包括筒蓋和筒體,所述筒蓋蓋設在所述筒體上側,所述筒蓋的內側壁上設有多個所述紅外光感傳感器,所述筒體的內側壁設有所述體積測量傳感器,所述篩盤組件設于所述筒體的內底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小麥檢測分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篩盤組件包括步進電機和由上到下分層設置的第一篩盤、第二篩盤和第三篩盤,所述步進電機的輸出端均與所述第一篩盤、所述第二篩盤和所述第三篩盤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小麥檢測分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進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一驅動軸,所述第一驅動軸通過第一曲柄與所述第三篩盤連接,所述第一曲棍的上端連接有第二驅動軸,所述第二驅動軸通過第二曲棍與所述第二篩盤連接,所述第二曲棍的上端連接有第三驅動軸,所述第三驅動軸通過第三曲棍與所述第一篩盤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麥檢測分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體的外側壁設有顯示屏,所述顯示屏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麥檢測分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體的外側壁設有三個指示燈,三個所述指示燈均與所述控制開關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麥檢測分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內設有電池,所述電池分別與所述稱重傳感器、所述紅外光感應傳感器、所述體積測量傳感器、所述篩盤組件均和所述數據處理模塊連接。
10.一種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小麥檢測分級裝置的檢測分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預先將小麥等級標準數據輸入數據處理模塊;
S2:取小麥,倒入篩筒中,啟動紅外光感應傳感器,測定小麥的水分、雜質和礦物質含量,并將數據傳輸至數據處理模塊;
S3:體積測量傳感器對篩筒內的小麥進行測量,并將數據傳輸至數據處理模塊;
S4:啟動篩盤組件,對篩筒內的小麥進行篩分,使雜質和小麥分別落入稱重傳感器上,分別測量雜質和小麥的重量,并將數據傳輸至數據處理模塊;
S5:數據處理模塊將得到的數據和預先輸入的小麥等級標準數據比較后,得出小麥等級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未經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329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境監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食品施工加工質量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