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CLBP和卷積神經網絡的人臉識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33231.1 | 申請日: | 2019-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795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嚴靈毓;盛夢涵;王春枝;李敏;姚殊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G06N3/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王琪 |
| 地址: | 430068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clbp 卷積 神經網絡 識別 方法 | ||
1.一種基于CLBP和卷積神經網絡的人臉識別方法,該方法首先對圖像進行預處理,然后使用CLBP算法提取紋理特征,輸入卷積神經網絡訓練模型,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對所有的訓練樣本和測試樣本進行預處理,使圖像大小統一為N*N;
步驟2,將處理好的圖像輸入CLBP算法中進行紋理特征提取;
步驟3,將提取的訓練樣本CLBP特征作為卷積神經網絡的輸入進行訓練,所述卷積神經網絡包括依次連接的卷積層C1、池化層S2、卷積層C3、池化層S4、卷積層C5、池化層S5、全連接層FC7、全連接層FC8以及分類層Softmax;
步驟4,將測試樣本的CLBP特征值輸入到訓練好的卷積神經網絡中,通過Softmax進行分類識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CLBP和卷積神經網絡的人臉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CLBP算法特征提取的具體步驟如下:
CLBP具有3個描述子:中心描述子CLBP_C、符號描述子CLBP_S和大小描述子CLBP_M,局部差分符號數值變換如下所示:
dp=sp×mp
mp=|dp|,
其中,dp是圖像中鄰域像素和中心像素的差值,sp是dp的符號,mp是dp的大小,描述子CLBP_S和原始的LBP編碼是一致的,只是將編碼值“0”變成了“-1”,其余的兩個描述子CLBP_M、CLBP_C計算方法分別為:
CLBP_CP,R=t(gc,cI),
其中c是自適應閾值,這里c的值被設定為mp的均值,gc表示中心像素灰度值,cI表示整幅圖像灰度的平均值,即通過比較中心像素與全圖平均像素值的大小來進行二進制編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CLBP和卷積神經網絡的人臉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卷積層C1包括20個卷積核,卷積核大小為30*30;卷積層C3包括20個卷積核,卷積核大小為7*7;卷積層C5包括20個卷積核,卷積核大小為4*4,池化層S2采用28*28最大池化,池化層S4采用7*7最大池化,池化層S6采用2*2最大池化。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CLBP和卷積神經網絡的人臉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的具體實現包括如下子步驟:
步驟3.1,將提取到的CLBP紋理特征作為卷積神經網絡的輸入;
步驟3.2,輸入提取的CLBP特征值后,首先進行卷積計算,卷積層C1通過20個卷積核最終得到20個特征圖譜f1,卷積核大小為30*30;C3通過40個卷積核得到40個特征圖譜f3,卷積核大小為7*7;C5通過60個卷積核得到60個特征圖譜f5,卷積核大小為4*4,卷積處理的具體操作如下:
式中,M為卷積神經網絡的層數,p為i的最大值;q為j的最大值;表示第j層的輸出,其中j的最大層q為M層;表示第i層的特征圖譜,其中i的最大層p為M-1層;為連接i,j層的卷積核,最大連接到M層,為j層的偏置,其中j的最大層q為M層;f(·)為激活函數,激活函數選擇為ReLU函數;
步驟3.3,將卷積層得到的特征圖譜輸入到下一層的池化層,進行最大池化采樣,計算公式如下,
y(l)=down(y(l-1))
式中,down為采樣函數,y(l)表示在第l層池化層上得到的采樣值,在2*2的范圍內采樣出最大的元素;
步驟3.4,經過池化層S2,S4,S6后得到特征值f2,f4,f6,將它們與CLBP特征進行級聯融合,最終得到人臉特征f融合,將f融合輸入到softmax分類器中;
步驟3.5,通過softmax分類器計算概率,根據概率值估計輸出分類的概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工業大學,未經湖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323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