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的輸配電價核定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32624.0 | 申請日: | 2019-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085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冷媛;辜煒德;金東亞;陳政;蘆勇;王左權;蔡學文;張翔;黃國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00 | 分類號: | H02J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輝;麥小嬋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豐澤東路106***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電網 最大 供電 能力 配電 核定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的輸配電價核定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S1,獲取配電網參數,根據獲取的參數建立電網最大供電能力模型,利用所述電網最大供電能力模型確定節點負荷對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的影響;步驟S2,根據電網總建設投資成本以及步驟S1獲得的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獲得單電能力的投資成本;步驟S3,根據步驟S1獲得的節點負荷對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的影響以及步驟S2獲得的電網單電能力的投資成本,計算獲得各節點的邊際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的輸配電價核定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輸電成本在終端用戶用電成本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其合理分攤和回收,對激勵電網、電源和負荷的合理規劃/定位以及整個電力系統德安全與經濟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
輸配電服務的自然壟斷屬性、電網潮流的不可跟蹤性、潮流方程的非線性等特性,造成了輸配電成本分攤的困難。目前在實際應用和理論研究中,有很多種輸配電價核定方法,但沒有被一致認可的。輸配電價核定方法按其成本分攤原理,可以分為綜合成本法和邊際成本法。綜合成本法可以較好的補償成本,滿足財務指標,并且有利于避免投資高峰期帶來的電價波動,但是綜合成本法不能對現階段的生產消費提供正確的經濟信號,因此不能合理有效配置資源和引導生產和消費,市場效率不高;邊際成本法能夠提供有效的經濟信息,能夠正確反映電能的未來價值,給與用戶正確的用電信號,其在國外的輸配電定價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不同地區由于其電網、負荷特性等不同,在具體的實現方法上有較大的區別。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的輸配電價核定方法及裝置,通過邊際成本定價技術能夠反映出不同地區對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的影響,引導電廠、用電負荷合理選址,電網合理投資擴建,同時能夠使電網投資成本得到回收,保證電網投資的長期性。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的輸配電價核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獲取配電網參數,根據獲取的參數建立電網最大供電能力模型,利用所述電網最大供電能力模型確定節點負荷對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的影響;
步驟S2,根據電網總建設投資成本以及步驟S1獲得的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獲得單電能力的投資成本;
步驟S3,根據步驟S1獲得的節點負荷對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的影響以及步驟 S2獲得的電網單電能力的投資成本,計算獲得各節點的邊際成本。
優選地,于步驟S1中,根據獲得的配電網參數,建立電網最大供電能力模型,得到各個節點的最優負荷,并在最優負荷分布情況下,將電網最大供電能力與節點i最優負荷時的差分量作為該節點的總線路邊際成本,計算出最優負荷情況下,節點負荷的增量對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的影響。
優選地,所述配電網參數包括但不限于電網線路參數和負荷數據,所述電網線路參數和負荷數據包括但不限于電網線路阻抗、線路額定容量、變壓器阻抗、等效電路參數、容量、各節點負荷數據。
優選地,步驟S1進一步包括:
步驟S100,建立以N情況下最大載荷能力的目標函數和以N-1安全準則為約束條件的電網最大供電能力模型;
步驟S101,采用Benders求解法求解所述電網最大供電能力模型,得到各個節點最優負荷分布情況;
步驟S102,采用差分或微分方法計算各節點負荷變化引起的電網供電能力的變化。
優選地,所述電網最大供電模型以電網最大的載荷能力為目標函數,同時考慮在N與N-1狀態下各節點的有功、無功平衡的等式約束與N與N-1狀態下各節點電壓幅值、相角裕度以及各線路的最大傳輸容量的不等式約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方電網能源發展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26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