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硅鋼生產用退火爐專用基材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31900.1 | 申請日: | 2019-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239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4 |
| 發明(設計)人: | 牛進才;鄭興龍;韓健華;孫紅濤;陳勇;趙軍周;王貴先;張躍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524 | 分類號: | C04B35/524;C21D9/00;C04B35/64 |
| 代理公司: | 41125 鄭州優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紅培 |
| 地址: | 45419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產流程 生產工藝 焙燒 浸漬 石墨化處理 硅鋼生產 石墨化度 肖氏硬度 最大孔徑 氣孔率 石墨化 退火爐 硬脂酸 重量份 煅燒焦 粉子 混捏 基材 抗折 制備 瀝青 改進 制定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硅鋼生產用退火爐專用基材及制備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煅燒焦40?50份,粉子料40?50份,瀝青30?35份,硬脂酸0.2?0.3份。通過改進生產工藝與生產流程。由于該產品的特殊要求,因此從配料,混捏涼料到焙燒,浸漬,石墨化等多個工序和流程都要重新制定出一套全新的合理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流程。本發明石墨化處理后的產品抗折強度≥18,肖氏硬度為35?50,抗壓強度≥35,最大孔徑≤0.1mm,氣孔率≤11,體積密度≥1.75,石墨化度為70?9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硅鋼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硅鋼生產用退火爐專用基材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冷軋硅鋼鋼帶在連續輥底式退火爐中進行脫碳、再結晶退火,爐中用于鋼帶傳輸退火的爐底輥主要是石墨炭套。在硅鋼連續退火的實際生產過程中,經常由于炭套的質量問題,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結瘤、磨損、氧化、疏松、剝落發生非正常破損,時常不得不在線進行處理或更換炭套,造成大量能源介質的浪費。不僅會嚴重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而且還使硅鋼生產企業遭受巨大經濟損失。
炭套一般在800~1000℃,甚至1050℃高溫以及H2-N2-H2O的弱氧化氣氛條件下長期使用,且要求不能出現結瘤、氧化、疏松、脫落等現象。而石墨一般在450℃左右就要開始氧化。雖然目前國內外企業均采用的解決方法是對用做炭輥基材的石墨電極進行抗氧化處理后使用,但基材石墨電極的質量好壞直接決定著炭套的最終使用壽命。
由于炭輥用石墨電極的質量要求與傳統石墨電極的質量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用傳統的電極生產工藝是無法生產出合格的炭輥基材石墨電極的。
主要不同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表面結構要求不同,傳統產品對表面的孔洞等沒有太嚴格的要求,而炭輥則要求基材表面大于2mm的孔洞每支不能超過兩個。
(2)表面硬度的要求不同,傳統產品由于要求石墨化電阻率越低越好,相應的表面硬度也低,但該產品則要求硬度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3)氣孔最大直徑,雜質元素等要求不同。正因為如此嚴苛的要求,因此國內外生產該產品的企業寥寥無幾,產品成品率均不超過60%,且技術嚴格保密、售價奇高。
為此,國外的日本,韓國等和國內的八三炭素,撫順炭素等多家企業均對該產品進行過研發,除了日本某企業的產品外其他企業的均因最終產品表面孔洞超標,硬度不夠,結構不合格等原因造成成品率很低,制造成本太高而放棄了研制生產。導致國內硅鋼生產企業不得不大量高價采購日本等國的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硅鋼生產用退火爐專用基材及制備方法,通過改進生產工藝與生產流程。由于該產品的特殊要求,因此從配料,混捏涼料到焙燒,浸漬,石墨化等多個工序和流程都要重新制定出一套全新的合理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流程。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硅鋼生產用退火爐專用基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煅燒焦40-50份,粉子料40-50份,瀝青30-35份,硬脂酸0.2-0.3份。
所述煅燒焦包括:0-0.5mm煅燒焦30-40份,0.5-1mm煅燒焦10-20份。
所述煅燒焦中灰分≤0.3%,水分≤0.5%,揮發分≤0.5%,硫含量≤0.45%,真密度≥2.09g/cm3,振實密度≥0.88g/cm3,電阻率≤450μΩm。
所述瀝青為改質瀝青,改質瀝青中灰分≤0.03%,水分≤0.3%,結焦值≥57%,甲苯不溶物為28-35%,軟化點為104-110℃,喹啉不溶物含量為6-10%。
所述粉子料的粒徑小于0.07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19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