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手表天線折彎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28279.3 | 申請日: | 2019-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143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7 |
| 發明(設計)人: | 雍君;許作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創源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11/10 | 分類號: | B21D11/10;B21D11/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2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彎機構 折彎 天線 主板 定位機構 手表 天線定位 向上翻折 向下折彎 折彎裝置 集成化 智能化 收攏 翻折 向內 外圍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手表天線折彎裝置,包括機架、設置于所述機架上的定位機構、設置于所述定位機構外圍的第一折彎機構、第二折彎機構、第三折彎機構以及第四折彎機構。所述定位機構將產品,即手表主板及天線定位,定位后,所述第一折彎機構對產品進行第一次折彎,將天線中部向下折彎90度,再由所述第二折彎機構對產品進行第二次折彎,將天線中部繼續折彎90度,形成一U型結構,再由所述第三折彎機構進行第三次折彎,將天線與主板連接處向上翻折90度,最后由所述第四折彎機構進行第四次折彎,將將天線與主板連接處向內翻折90度,使得天線與主板連接處收攏與主板外端平齊;實現了手表天線的智能化折彎,工序簡單,集成化程度高,折彎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手表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手表天線折彎裝置。
背景技術
智能手表越來越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智能手表生產過程中,需要將其內的天線部分進行四次折彎,如圖1所示,天線部分包括與手表的電路板相連的第一連接板和與第一連接板垂直且相連的第二連接板,需要先將第二連接板進行兩次90°折彎,再將第一連接板向靠近電路板的方向翻折180 度。通過人工折彎的方式,工序復雜,浪費人力,且折彎位置及角度難以控制,影響產品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化對手表天線進行四次折彎的手表天線折彎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手表天線折彎裝置,包括機架、設置于所述機架上的定位機構、設置于所述定位機構外圍的第一折彎機構、第二折彎機構、第三折彎機構以及第四折彎機構。
更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機構包括承載板、設置于所述承載板一側的固定板、與所述固定板鉸接的旋轉板、與所述旋轉板相連的蓋板以及設置于所述蓋板上方的壓板。
更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設置有與所述固定板滑動配合的滑塊,所述滑塊的一側設置有承載針,所述滑塊上設置有手柄。
更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旋轉板之間設置有互吸的磁鐵,所述滑塊和所述壓板之間設置有互吸的磁鐵。
更進一步的,所述承載板上設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通孔,所述收容槽和所述通孔通過承載槽相連;所述收容槽的一端設置有取料槽,所述收容槽的另一端設置有開口,所述開口位于靠近所述承載針的一側。
更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彎機構包括傾斜設置的第一氣缸、設置于所述第一氣缸輸出端的第一折彎頂針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折彎頂針端部的仿型槽,所述仿型槽的內角為65-75°,所述第一折彎頂針的前端傾斜向下設置。
更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彎機構包括第二折彎頂針和驅動所述第二折彎頂針進退的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折彎頂針位于所述第一折彎頂針的下方,所述第二折彎頂針的前端呈圓角,所述第二折彎頂針和所述第一折彎頂針垂直。
更進一步的,所述第三折彎機構包括第三折彎針和驅動所述第三折彎針升降的第三氣缸,所述第三氣缸位于所述定位機構的外側,且所述第三氣缸的高度低于所述開口。
更進一步的,所述第四折彎機構包括第四折彎針、驅動所述第四折彎針進退的第四氣缸以及驅動所述第四氣缸升降的第五氣缸;所述第四折彎針位于所述第三折彎針的上方。
更進一步的,所述機架包括底座和與所述底座相連的上殼體,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啟動按鈕、復位按鈕以及若干散熱孔,所述上殼體的一側設置有操作門,所述操作門處設置有安全光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創源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創源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282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駐車油管自動彎管設備
- 下一篇:一種金屬板材輥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