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池塘養魚的循環水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28051.4 | 申請日: | 2019-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5835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0 |
| 發明(設計)人: | 呂玉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仁懷市黔南泉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52112 遵義浩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石文義 |
| 地址: | 5645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養殖 養殖廢水 池塘 化學耗氧量 水質凈化劑 微生態平衡 循環水養殖 水質 池塘養魚 輔助設施 凈化處理 日常管理 水質調節 污染問題 循環利用 養殖成本 養殖水體 魚苗放養 溶解氧 營養劑 修建 投喂 免疫力 魚類 蒸發 捕撈 廢水 投放 配備 排放 補充 應用 | ||
1.一種池塘養魚的循環水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修建池塘:選擇遠離居民住宅區和水源豐富地段修建兩個池塘,為A池塘和B池塘,其中B池塘的面積是A池塘面積的一半,然后在兩個池塘之間連接兩個連通管,并在連通管與池塘相連接處設立隔離板與隔離網;
(2)配備輔助設施:在連通管內設立水流凈化機,并在兩個池塘內均配備投餌機和增氧機;
(3)魚苗放養:魚苗放養前先采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消毒處理,其生石灰用量為25~30公斤/畝,經消毒處理后,并在A池塘放入池塘深度2/3的水,在B池塘放入池塘深度的1/2的水;選擇體質健壯、大小一致的魚苗,將選擇好的魚苗先放入濃度3~5%的鹽水中浸泡3~6分鐘,然后將浸泡后的魚苗按照常規數量放入A池塘中;
(4)日常管理:在養殖過程中,按照常規投喂方法投放餌料,并根據養殖水體溶解氧的濃度和pH值及時調整投喂時間和投餌量;在養殖期間,每間隔3~6天需要投喂一次營養劑,每次投喂為15~25kg/畝;每間隔7~14天投放一次水質凈化劑,每次投放量為5~10kg/畝;
(5)水質調節:每間隔10天將隔離板挪開,并讓A池塘與B池塘以及連通管之間形成一個水流循環系統,使兩個池塘內的水體通過連通管流動,以此增加水體的溶解氧,同時在通過連通管內的水流凈化機進行水體凈化,每次循環8~10小時,由于設有隔離網,魚無法穿過,只能水流循環;通過水流凈化機和投放的水質凈化劑達到養殖水體凈化及循環利用,在整個養殖過程中只補充因蒸發損失的水量,不向外界排放養殖廢水;
(6)捕撈:實行輪捕輪放,采取捕大留小方式,將成魚捕撈上市,使整個飼養期間始終保持池塘魚類合理的密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池塘養魚的循環水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4)日常管理過程中,水體溶解氧的濃度控制為2~5mg/L,其pH 值為7~8.5,當水體溶解氧的濃度為小于2mg/L,通過增氧機補充氧含量;根據養殖水體溶解氧的濃度和pH 值調整投喂時間和投餌量是指在養殖水體溶解氧的濃度>5mg/L,pH 值為7.8~8.5 時投喂餌料,并選擇溶氧高的地點投放餌料,投餌頻率為2~4 次/天,投餌量為3~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池塘養魚的循環水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4)日常管理過程中,所述營養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玉米粉25份、米糠20份、豆腐渣15份、花生米10份、菜籽粕8份、面粉6份、胡蘿卜5份、碘鹽2份和礦物營養添加劑5份;所述營養劑的制備方法為,先按原料配比稱取各原料,按照常規的方式粉碎成粉末狀,并且加水攪拌混合均勻,其加水量為混合物總量的6~8倍,然后放入蒸籠中熏蒸30~40分鐘,取出后經冷卻至常溫,最后放在陽光下晾曬15~20分鐘即可;在養殖期間,所述營養劑每間隔4~5天需要投喂一次,每次投喂為20kg/畝。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池塘養魚的循環水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礦物營養添加劑包括以下原料按1:1重量份配比混合組成:沸石粉、麥飯石、硅藻土、鉀長石、膨潤土、硫酸亞鐵、硫酸銅、磷酸氫鈣、蚯蚓粉和黃蟲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池塘養魚的循環水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4)日常管理過程中,所述水質凈化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魚腥草15~20份、艾葉15~20份、何首烏葉10~15份、樟樹枝葉8~12份、銀杏枝葉8~12份、石菖蒲6~10份、花椒4~7份、甘草4~7份、柴胡3~6份、黃芩3~6份和生姜2~4份和大蒜1~3份;所述水質凈化劑的制備方法為,先將各原料粉碎為細粉,按原料配比混合后得中草藥,將中草藥以料液質量比1:6~10的量加入純凈水加熱熬制,熬制為懸浮液狀后,在加入中草藥總重量5~8倍質量比的麩皮混合熬制,熬制成膏狀即可;最后經冷卻后包裝成小包,放入兩個池塘之間的連通管處,浸泡8~12天后取出,并更換新的水質凈化劑,每次水質凈化劑的投放量為6~8kg/畝。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池塘養魚的循環水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質凈化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魚腥草18份、艾葉18份、何首烏葉12份、樟樹枝葉10份、銀杏枝葉10份、石菖蒲8份、花椒6份、甘草6份、柴胡5份、黃芩4份和生姜3份和大蒜2份;所述水質凈化劑的制備方法為,先將各原料粉碎為細粉,按原料配比混合后得中草藥,將中草藥以料液質量比1:8的量加入純凈水加熱熬制,熬制為懸浮液狀后,在加入中草藥總重量6倍質量比的麩皮混合熬制,熬制成膏狀即可;最后經冷卻后包裝成小包,放入兩個池塘之間的連通管處,浸泡10天取出,更換新中草藥包,每次投放量為7kg/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仁懷市黔南泉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貴州省仁懷市黔南泉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2805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