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薄玻璃鋼化過渡裝置及過渡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26164.0 | 申請日: | 2019-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461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4 |
| 發明(設計)人: | 彭壽;邢寶山;廖偉東;李紅強;張紅明;韓德剛;王川申;高新剛;潘海;申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35/16 | 分類號: | C03B35/16;C03B27/04;C03B27/012 |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鄭沖 |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普***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 下傳動輥 傳動輥 鋼化 過渡裝置 薄玻璃 加熱爐 過渡間隙 風柵 玻璃鋼化過程 上下方向間隔 上下表面 支撐作用 上表面 下表面 抖動 變形 保證 加工 | ||
1.一種薄玻璃鋼化過渡裝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加熱爐(1)和鋼化風柵(2)之間,所述薄玻璃鋼化過渡裝置包括沿上下方向間隔分布的上傳動輥(31)和下傳動輥(32),所述上傳動輥(31)和下傳動輥(32)之間具有過渡間隙(33),所述上傳動輥(31)和下傳動輥(32)分別用于與玻璃(4)的上下表面相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薄玻璃鋼化過渡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動力驅動裝置(5),所述動力驅動裝置(5)的輸出端與下傳動輥(32)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薄玻璃鋼化過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傳動輥(31)通過齒輪傳動副(6)與下傳動輥(32)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薄玻璃鋼化過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傳動副(6)包括與上傳動輥(31)的端部相連接的第一上齒輪軸(61)、與第一上齒輪軸(61)相嚙合的第二上齒輪軸(62)、與下傳動輥(32)的端部相連接的第一下齒輪軸(63)、與第一下齒輪軸(63)相嚙合的第二下齒輪軸(64)、及連接軸(65),所述第二上齒輪軸(62)和第二下齒輪軸(64)通過連接軸(65)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薄玻璃鋼化過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齒輪軸(61)、第二上齒輪軸(62)、第一下齒輪軸(63)、及第二下齒輪軸(64)均為錐齒輪軸。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薄玻璃鋼化過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齒輪軸(62)上設有上通孔,所述第二下齒輪軸(64)上設有下通孔,所述連接軸(65)穿設在上通孔和下通孔中,且所述連接軸(65)、上通孔、及下通孔的截面均呈矩形。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薄玻璃鋼化過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齒輪軸(61)上設有上凸起(611),所述上傳動輥(31)的一端設有上凹槽,所述上凸起(611)嵌在上凹槽中;所述第一下齒輪軸(63)上設有下凸起(631),所述下傳動輥(32)的一端設有下凹槽,所述下凸起(631)嵌在下凹槽中。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薄玻璃鋼化過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傳動輥(31)安裝在上支撐塊(34)上,所述下傳動輥(32)安裝在下支撐塊(35)上,且所述下支撐塊(35)上安裝有間隙調節螺釘(36),所述間隙調節螺釘(36)的上端與調節桿(37)相接觸,所述調節桿(37)的上端與上支撐塊(34)相接觸。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薄玻璃鋼化過渡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支架(7),且安裝支架(7)上安裝有高度調節螺釘(71),所述高度調節螺釘(71)的上端與下支撐塊(35)相接觸。
10.一種過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薄玻璃鋼化過渡裝置,且所述過渡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當玻璃(4)從加熱爐(1)出來后將先進入上傳動輥(31)和下傳動輥(32)之間的過渡間隙(33),然后再進入鋼化風柵(2),且在玻璃(4)穿越過渡間隙(33)時,下傳動輥(32)與玻璃(4)的下表面相接觸;上傳動輥(31)與玻璃(4)的上表面相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2616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