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旋轉電機的轉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14731.0 | 申請日: | 2019-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26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8 |
| 發明(設計)人: | 鐮田剛史;久保田芳永;相馬慎吾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1/27 | 分類號: | H02K1/27;H02K1/3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劉建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電機 轉子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旋轉電機的輸出性能且對磁極部進行冷卻的旋轉電機的轉子。旋轉電機的轉子(10)具備轉子鐵心(20)以及磁極部(30)。磁極部沿徑向具有至少兩層的磁鐵部(300),該磁鐵部包括外徑側磁鐵部(310)及內徑側磁鐵部(320)。正面觀察時,轉子鐵心具備:外徑側磁鐵插入孔(410);內徑側磁鐵插入孔(421、422);以及第二冷卻介質流路孔(90),其以與d軸重疊的方式設置于外徑側磁鐵部與內徑側磁鐵部之間,且形成于外徑側磁鐵插入孔與第二冷卻介質流路孔之間的磁路的最小寬度(D9)為形成于外徑側磁鐵插入孔與內徑側磁鐵插入孔之間的磁路的最小寬度(D11、D12)以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搭載于電動車輛等的旋轉電機的轉子,尤其涉及一種具備多個圓弧磁鐵的旋轉電機的轉子。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在旋轉電機中使用的轉子,已知有在轉子鐵心的內部沿周向以規定的間隔配置有多個永久磁鐵的轉子。在這種旋轉電機的轉子中,存在具有位于轉子的外徑側的圓弧磁鐵、以及位于轉子的內徑側的圓弧磁鐵隔開間隔而配置為兩層的磁極部的轉子。例如,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旋轉電機的轉子,其中,位于轉子的外徑側的外徑側圓弧磁鐵與位于轉子的內徑側的內徑側圓弧磁鐵具有大致相同的板厚,并具有配置成大致同心圓狀的磁極部。在專利文獻1的旋轉電機的轉子中,圓弧磁鐵在徑向上配置成兩層,因此與圓弧磁鐵僅配置成一層的轉子相比,磁鐵量增加,能夠增大磁鐵轉矩。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09-233744號公報
近年來,在使用旋轉電機作為驅動源的混合動力車輛或EV車輛中,要求更高輸出的旋轉電機。然而,隨著旋轉電機的高輸出化,對旋轉電機的性能帶來巨大影響的永久磁鐵的溫度上升成為問題。因此,正在摸索提高旋轉電機的輸出性能且高效地對磁極部進行冷卻的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旋轉電機的輸出性能且對磁極部進行冷卻的旋轉電機的轉子。
發明內容
一種旋轉電機的轉子,其具備:
轉子鐵心;
多個磁極部,它們沿著周向配置;以及
多個圓弧磁鐵,它們構成所述磁極部,
其中,
各磁極部沿著徑向具有至少兩層的磁鐵部,
所述磁鐵部包含:
外徑側磁鐵部,其由配置成向徑向內側凸出的至少一個所述圓弧磁鐵構成;以及
內徑側磁鐵部,其由配置成向所述徑向內側凸出的至少一對所述圓弧磁鐵構成,
在將各磁極部的中心軸設為d軸,并將相對于所述d軸以電角隔開90°的軸設為q軸的情況下,
正面觀察時,所述轉子鐵心具備:
外徑側磁鐵插入孔,其供構成所述外徑側磁鐵部的所述至少一個所述圓弧磁鐵插入;
內徑側磁鐵插入孔,其供構成所述內徑側磁鐵部的所述至少一對所述圓弧磁鐵插入;以及
冷卻介質流路孔,其以與所述d軸重疊的方式設置于所述外徑側磁鐵部與所述內徑側磁鐵部之間,
形成于所述外徑側磁鐵插入孔與所述冷卻介質流路孔之間的磁路的最小寬度為形成于所述外徑側磁鐵插入孔與所述內徑側磁鐵插入孔之間的磁路的最小寬度以上。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高旋轉電機的輸出性能且對磁極部進行冷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旋轉電機的轉子的主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147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MEMS轉換器的至少一個膜單元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多層陶瓷電子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