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黃顙魚夏花苗種培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005127.1 | 申請日: | 2019-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635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愛芳;黃江峰;曾柳根;余智杰;章海鑫;陶志英;傅義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01K61/60;A01K63/04;A23K20/163;A23K40/10;A23K50/80 |
| 代理公司: | 36100 江西省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新平 |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顙魚 暫養 水泥培育池 微孔曝氣管 通氣管道 夏花苗種 夏花 魚種 增氧 水體 培育 鼓風機 安全性能 管理難度 技術難題 培育管理 人工控制 水體環境 營養物質 轉食馴化 培育池 微孔管 餌料 底泥 曝氣 篩絹 微孔 遠端 懸浮 育苗 整齊 投放 污染 維護 | ||
1.一種黃顙魚夏花苗種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1)、池塘消毒,魚苗下池之前10~15天,用生石灰對水泥培育池進行消毒,生石灰用量100-150kg/畝;
(2)、接種光合細菌,向水泥培育池接種光合細菌150g-180g,利用微孔增氧裝備,保持水體的溶氧量5mg/L以上;
(3)、培植浮游生物和生物絮團,水花苗下池前三天開始每天向水泥培育池中投入由150g-250g大豆磨成的豆漿和150g-250g葡萄糖,使其中的C/N保持(15-20):1,硬度80以上,使水體中浮游生物生長的同時形成生物絮團;
(4)、投放水花魚苗,將孵化出的3日齡卵黃苗下池;
(5)、魚苗轉食培育,下苗三天后,停喂豆漿,開始投喂粒徑不超過0.15mm、蛋白含量在40%以上的黃顙魚破碎料150g-250g+葡萄糖300g-500g,使其中的C/N保持(15-20):1;
(6)、苗種飼料馴化,投喂飼料后,提起育苗暫養網,當魚苗60%-70%達到2.0cm規格,換粒徑0.25mm、蛋白含量40%以上的黃顙魚破碎料300g-500g+葡萄糖300g-500g;當魚苗60%-70%達到2.5cm規格,換粒徑0.5mm、蛋白含量40%以上的黃顙魚破碎料600g-800g+葡萄糖600g-800g;當魚苗60%-70%達到4.0cm規格,換粒徑0.8mm、蛋白含量40%以上的黃顙魚膨化飼料800g-1200g,兩天后即可出苗銷售;
(7)、巡視池塘,每天早、中、晚3次,檢查增氧設備,防止其發生故障,造成死苗事故;當魚苗全部游離育苗暫養網以后即可減少增氧時間,直至停止;
(8)、水體環境監測與調控,每三天取水樣檢測,取樣時間為上午10點,檢測培育池中pH、氨氮、亞硝酸鹽、堿度等水質指標和浮游生物的變化情況;
所述的水泥培育池長15m~22m、寬5m~6m、深1.2~1.8m,池塘底部長邊方向與水平面的坡度為0.5°~2°,水深0.7~1.0m,人為添加厚度5~10cm的底泥;
所述微孔增氧裝備,包括鼓風機、通氣管道、微孔曝氣管,鼓風機通過通氣管道與微孔曝氣管連接,微孔孔徑為φ0.03~φ0.06mm,微孔布置密度 700~1200個/米,氣泡直徑:0.5~2mm;微孔曝氣管與通氣管道相連的一端要低于遠端18-25cm,微孔曝氣管的遠端用水泥培育池內的樁固定,使微孔曝氣管不會漂浮在水面;
所述育苗暫養網由60目篩絹固定在長方形空心竹筐上而成,其規格1-2m*2-3m,其四角各連接一塊8-10cm*8-10cm的泡沫,暫養網中放置鵝卵石,使暫養網沉入水下,調整鵝卵石的數量使暫養網網邊沒入水下15-20c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顙魚夏花苗種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投放水花魚苗時間選在上午8:00-9:00,投苗數量為4萬尾-6萬尾,投放至育苗暫養網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顙魚夏花苗種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水體環境監測與調控中,如果pH值低于6.5,則需要潑灑生石灰進行調節,高于9.0就需要潑灑硫酸銅,以使pH在正常范圍6.5-8.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顙魚夏花苗種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水體環境監測與調控中,通過換水10-15cm以控制氨氮范圍是小于2.0mg/L。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顙魚夏花苗種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水體環境監測與調控中,潑灑光合細菌、消化細菌、枯草芽孢桿菌或乳酸菌等生物制劑,以控制亞硝酸鹽范圍小于0.1mg/L。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顙魚夏花苗種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水體環境監測與調控中,堿度范圍低于5度時,施生石灰調節、小蘇打或蘇打來進行調節;堿度范圍高于8度時,直接通過換水調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未經江西省水產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0512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